有身犹缚律,无梦到行云。
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
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
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
有身犹缚律,无梦到行云。
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
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
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答王慎中》。诗中,黄庭坚以个人的境遇和心境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世俗束缚与内心追求的对比。"有身犹缚律"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虽然身处世间法则之中,但仍有挣脱束缚的愿望;"无梦到行云"则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俗里光尘合"写出了尘世的纷扰与浑浊,而"胸中泾渭分"则强调了他内心的清晰与坚守,表明他对知识与学问的执着。"我搴江南秀"表达了对江南秀美之地的赞美,暗喻自己追求卓越的志向,"一见空马群"则寓言般地展现了他期待突破现状,超越前人的理想。
"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两句,通过对比富贵之人对权势的追求和寒门学者对经典文献的坚守,揭示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学术精神的崇尚。"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进一步表达了他超越时空的雄心壮志,却又自嘲为如同背负大山的小蚊子,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邀请朋友一同探讨这些深思熟虑的问题,共享炉火边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寻求共鸣和交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哲学。
远郡虽褊陋,时祀奉朝经。
夙兴祭风伯,天气晓冥冥。
导骑与从吏,引我出东垌。
水雾重如雨,山火高于星。
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
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青。
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宁。
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寿泉。
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
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
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
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
形容已变改,处所犹依然。
他日君过此,殷勤吟此篇。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
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
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
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得。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
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