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八场中初九夜有感》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八场中初九夜有感》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复阁周垣深复深,重门鱼钥夜沉沉。

海潮忽涌嚣声动,山雨横来笔阵侵。

镜出秦楼怜我沗,马空冀野定谁任。

悠悠淮水东边月,十九年前此夜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深宫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复阁周垣深复深,重门鱼钥夜沉沉”以“复阁”、“周垣”、“重门”、“鱼钥”等意象,营造出宫中深邃、封闭而又神秘的氛围,夜晚的沉寂更添了几分静谧与庄重。颔联“海潮忽涌嚣声动,山雨横来笔阵侵”则通过“海潮”、“山雨”的自然现象,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干扰,仿佛是外界对宫中宁静生活的冲击,而“笔阵”一词则巧妙地将文字与战斗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外界干扰时内心的激烈斗争。

颈联“镜出秦楼怜我沗,马空冀野定谁任”运用了典故,秦楼可能暗指古代的宫殿或女性居住的地方,此处或借以表达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同情与无奈;“马空冀野”则可能寓指战场或广阔的土地,暗示了国家的局势与个人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于责任担当的思考。

尾联“悠悠淮水东边月,十九年前此夜心”以淮水和东边的月亮为背景,将时间拉长到十九年前的同一时刻,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内外环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观恭师诗书以二绝勉之·其二

论书当亦似论兵,军律非严事不成。

行伍会须同比栉,出奇方可语纵横。

(0)

次韵陈敏善秀才见过

投老形骸真木偶,水饮岩栖聊自守。

世事浮云日变迁,我亦何心预臧否。

故人新自广陵来,问我诗囊近何有。

吾言淡薄非橄榄,纵可咀嚼聊能久。

且开窗户话平生,湖色山光翠相纠。

烘檐暖日气味好,相对蒲团复支肘。

爱君年少擅才华,诗律清妍无可丑。

却愁征棹促君还,空听阳关词一首。

(0)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其三

高梧挂月照床头,聒砌寒螀似怨秋。

我病尚能安静默,尔曹无事苦啁啾。

(0)

秋日西湖·其五

欲跨高楼旷远情,无端秋雨苦冥冥。

峥嵘日脚漏云处,瞥见遥山一抹青。

(0)

曾子固舍人挽辞·其二

雄词大册破幽昏,返覆难窥斧凿痕。

投老雍容归法从,衔哀仓卒去都门。

云泉已负高秋约,江渚空悲静夜魂。

谁与朝廷终太史,君王应待鹡鸰原。

(0)

寄苏子由著作

先生道德若为容,曾向南都幕下逢。

拔俗高标惊万丈,凌云逸气蔼千重。

低梧暂宿张家凤,浊水难藏许氏龙。

岁晚雪霜虽更苦,未应憔悴碧岩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