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孥西垒复东城,触处千愁百恨生。
如许尧民艰粒食,未应汉法废常平。
爱君长策三农重,泥古迂儒一芥轻。
会略文移倒陈廪,一时骨肉慰皇情。
携孥西垒复东城,触处千愁百恨生。
如许尧民艰粒食,未应汉法废常平。
爱君长策三农重,泥古迂儒一芥轻。
会略文移倒陈廪,一时骨肉慰皇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次韵赵教授(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赵教授倡导的政策的赞赏。首句“携孥西垒复东城”描绘了诗人带着家人在城乡之间奔波的场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着,“触处千愁百恨生”进一步渲染了愁苦的情绪。
诗人提到“如许尧民艰粒食”,意指百姓粮食短缺,生活艰难,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他批评“未应汉法废常平”,认为不应废除传统的常平仓制度,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里,诗人对赵教授的政策提出了肯定,认为他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爱君长策三农重”直接赞扬了赵教授的长远眼光和对农业的重视,而“泥古迂儒一芥轻”则批评那些拘泥于传统、忽视实际问题的人。最后两句“会略文移倒陈廪,一时骨肉慰皇情”则描绘了赵教授的策略能够及时解决粮食问题,使得一时之间家人和百姓都能得到安慰,体现了他的政绩和皇帝的欣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对赵教授明智政策的肯定,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