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见霜》
《秋暮见霜》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暮今朝始见霜,客怀婴此转凄凉。

布衣单袷增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

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

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

(0)
鉴赏

这首《秋暮见霜》由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初见霜降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体验。

首句“秋暮今朝始见霜”,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末尾,初次见到霜降。霜的出现标志着季节的转换,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这一句简洁明了地勾勒出画面的季节特征。

“客怀婴此转凄凉”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初霜时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客怀”既指诗人的游子之思,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初霜的到来,让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与哀愁,这种情绪在深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强烈。

接下来,“布衣单袷增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穿着单薄衣物的诗人,在阴冷的茅屋里感受到更加刺骨的寒意,背对着日光的屋内显得更加阴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生物与景观。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草地上回响,松林中的树木呈现出深沉的苍绿色调。这些自然元素的描写,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永恒,与人类的短暂存在形成对比。

最后,“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理解与接纳。他知道,霜降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万物生长周期的必然结果,并非只为某个人或某个特定情境而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以更广阔视野看待世界的态度。

综上所述,《秋暮见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更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生命、时间、自然规律深刻理解与感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过武夷次罗一峰韵

断合溪流去复回,此中灵秘是仙胎。

枯槎架壑船空在,蜕穴埋云骨未灰。

壁绝两厓悬紫翠,祠深九曲漫蒿莱。

欲寻碧水源头路,斜日夷犹一棹来。

(0)

赠蒋羽士

氅衣出山披紫烟,飘飘丰度人中仙。

笑挥长剑走阴魅,坐呼白鹤来青天。

问渠行藏定何所,丹霞玄圃空同巅。

秋风吹来过我室,对我熏茗谈玄玄。

欲留信宿不可住,飞云万里心茫然。

(0)

仙师山祖庄栽田次韵大崖·其二

代食独怜禾是宝,祈年众幸稼如茨。

戴星往驾鸡声早,吟月归鞭马意迟。

啄拨毕逋资腹饱,唤林布谷属心知。

宁为若辈赢馀计,聊展先公拜扫支。

(0)

归雁

春半归鸿急,相呼旧侣鸣。

龙沙矰弋少,水国稻粱轻。

㩳翮塞云近,排空边月明。

无端远游子,翻失故乡情。

(0)

暮春次程乡大觉寺之白云亭

半榻云林冒雨移,小亭幽静病夫宜。

韶光倏尔随驹隙,民瘼从来畏茧丝。

尘事不关输老衲,公家未了笑痴儿。

旧游回首乡山远,空负梅房在翠微。

(0)

己卯元夕

九十春容色色妍,上元乐事更无边。

兼旬风雨朝来爽,入夜光华分外圆。

运属昌期端有象,老逢佳景倍堪怜。

半酣搦管裁新句,天与林泉自在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