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讴方揭耳,别绪已凄然。
草蔚湘累浦,花残蜀魄天。
嶷山晴拂汉,啼竹冷澄烟。
后夜思君意,空歌皓月篇。
离讴方揭耳,别绪已凄然。
草蔚湘累浦,花残蜀魄天。
嶷山晴拂汉,啼竹冷澄烟。
后夜思君意,空歌皓月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开篇"离讴方揭耳,别绪已凄然"表达了临别时刻心中所充满的情感波动与不舍,以及那即将到来的分别带来的哀伤。
接着"草蔚湘累浦,花残蜀魄天"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强化这种离愁。这里的"草蔚"形容了草丛丛生长的茂密,"湘累"则指的是江水曲折连绵,而"花残蜀魄天"则勾勒出一幅春尽花落的画面,天空中可能还飘浮着蜀地(现在的四川一带)的云彩。这样的景色,不仅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而且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第三句"嶷山晴拂汉"写的是山峦在晴朗天气中清晰可见,"啼竹冷澄烟"则是对竹林中传来的轻微声音和清凉空气的描绘。这两者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更深化了那种淡远而不失清新之感。
最后两句"后夜思君意,空歌皓月篇"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在明亮的月光下吟唱诗篇的情境。这里的"后夜"指的是更深的夜晚,而"思君意"则是深夜里无法入睡,只能通过歌唱来抒发自己那份难以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四望黯同云,平湖堕银汉。
一叶柳边来,应是寒澌泮。
少年大抵不分老,往往头白常讳早。
千龄一际庆寿恩,白之早者尤其好。
庐陵太守以名闻,君家堂前翁若□。
缊之检渥封仓皇,蓝袍霞帔著颠倒。
扪心欢喜何以加,教子辛勤此其报。
家人罗拜笑持杯,贺犹未了申以祷。
数从今始更百年,十年一度迎新诰。
乡邻来致赞喜词,归叹鬓髭徒欲皓。
养子当如谭家郎,吾儿豚犬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