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高情,爱王氏堂槐,陶公门柳。
说甚补天扶日,祇凭赤手,廿载龙颜左右。
嗟绿鬓、而今白首。
喜年华、花甲才周,正是还山时候。勋名何有。
看世间、几个诗人,也堪不朽。
留取精神,做太平迂叟。春酒年年为寿。
旋采摘、野肴山蔌。
更浩歌、一曲沧浪,长舆溪翁为偶。
千古高情,爱王氏堂槐,陶公门柳。
说甚补天扶日,祇凭赤手,廿载龙颜左右。
嗟绿鬓、而今白首。
喜年华、花甲才周,正是还山时候。勋名何有。
看世间、几个诗人,也堪不朽。
留取精神,做太平迂叟。春酒年年为寿。
旋采摘、野肴山蔌。
更浩歌、一曲沧浪,长舆溪翁为偶。
这首明代夏言的《万年欢·和答白下史恭甫庆予六十之作二阕(其二)》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感悟和老年生活的自得之词。开篇以“千古高情”起笔,表达了对王氏堂槐、陶公门柳这类象征高洁品格的事物的喜爱,暗示了作者的高尚情操。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仕途生涯,虽无补天扶日之功,但二十年来陪伴皇帝左右,也算有所贡献。
“绿鬓”转为“白首”,感叹岁月如梭,如今六十花甲,正是辞官归隐的好时机。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并无显著的勋名,但希望能以诗人的身份留下不朽的精神。他期望在平静的晚年,享受田园生活,与友人共饮春酒,采摘山野之物,放声歌唱,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通过描绘自己的老年生活,夏言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