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移栽近几年,清于檐卜韵于莲。
羚羊挂去春无迹,野鹿衔来骨亦仙。
醒酒风知香近远,护花鸟识味中边。
何当手把金茎露,洒向人间遍大千。
桂海移栽近几年,清于檐卜韵于莲。
羚羊挂去春无迹,野鹿衔来骨亦仙。
醒酒风知香近远,护花鸟识味中边。
何当手把金茎露,洒向人间遍大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鲍桂星所作,题为《阮芸台夫子属赋小琅嬛仙馆蕉花》。诗中通过描绘桂海移栽的景象,赞美了蕉花的清新高雅。"清于檐卜韵于莲"一句,将蕉花的清香与檐卜和莲花相提并论,暗示其芬芳如同檐卜的韵律,又如莲的洁净。"羚羊挂去春无迹,野鹿衔来骨亦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形容蕉花的稀有和仙气,仿佛连春日的痕迹和野兽都为之倾倒。
"醒酒风知香近远,护花鸟识味中边"进一步描绘了蕉花香气如何吸引着风儿和鸟儿,它们能感知到花香的远近和浓淡。最后两句"何当手把金茎露,洒向人间遍大千"表达了诗人对蕉花仙气的向往,希望将这仙露般的花香普洒人间,让万物共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蕉花的神韵,寓情于景,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看山兴不极,道逢缁衣叟。
指点出空门,名园在其右。
荆扉双塔县,竹径不设帚。
林薄郁以荣,盘回广十亩。
方塘蔽赤鳞,悠然自忘笱。
华阁凌紫霄,云霞结户牖。
路转千松辟,水从九曲走。
憩息临高台,徘徊崇阴久。
落叶方盈庭,寒英大如莠。
兹境信佳丽,寰中更何有。
故园日夜荒,荆桧曾未剖。
清赏转凄其,初服惭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