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兴不极,道逢缁衣叟。
指点出空门,名园在其右。
荆扉双塔县,竹径不设帚。
林薄郁以荣,盘回广十亩。
方塘蔽赤鳞,悠然自忘笱。
华阁凌紫霄,云霞结户牖。
路转千松辟,水从九曲走。
憩息临高台,徘徊崇阴久。
落叶方盈庭,寒英大如莠。
兹境信佳丽,寰中更何有。
故园日夜荒,荆桧曾未剖。
清赏转凄其,初服惭自负。
看山兴不极,道逢缁衣叟。
指点出空门,名园在其右。
荆扉双塔县,竹径不设帚。
林薄郁以荣,盘回广十亩。
方塘蔽赤鳞,悠然自忘笱。
华阁凌紫霄,云霞结户牖。
路转千松辟,水从九曲走。
憩息临高台,徘徊崇阴久。
落叶方盈庭,寒英大如莠。
兹境信佳丽,寰中更何有。
故园日夜荒,荆桧曾未剖。
清赏转凄其,初服惭自负。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园林景象。诗人行走在山间,偶遇一位僧人,指点他前方便是空门所在,名园紧随其后。园内环境清幽,竹径通幽,双塔映衬,仿佛与世隔绝。园中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方塘中鱼儿悠游,华阁高耸入云,云霞环绕其间。路径蜿蜒,水系曲折,诗人在此歇息,流连忘返。落叶铺满庭院,寒花绽放,增添了几分凄凉之美。诗人感慨于此地的美景,却也暗自反思,故乡日渐荒芜,自己未能及时归隐,内心不禁生出几分愧疚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