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
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
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
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
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
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
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秋景图。开篇“莫道秋来芳意违”表达了对秋天美好景致不应有违和感的呼吁。而接下来的“宫娃犹似妒蛾眉”,则是通过比喻,形容宫中侍女的眉宇间似乎还带着春日的妩媚与羞涩。诗人运用了“蛾眉”这一常见的美丽象征,将秋意与女性之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下一句“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帝王出行的壮观场景。诗中提到的“玉辇”乃是皇家的车驾,而“金风”则暗指秋天的凉爽微风,显示了即便是在秋天的寒风中,也不害怕,因为有荣幸在皇帝经过的地方。
接着,“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诗人通过对草木和阳光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草色”与“日华”相互辉映,营造了一种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温馨。
最后,“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则是对自然景物的高度赞美。诗人通过将溪边的松树比作能与云竞高,以及将其形态比喻为好像从天界的太液池(神话中的仙池)移植而来的,表达了对大自然中生灵之壮丽和不朽的赞叹。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想象力,将宫廷生活与秋天景致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既有帝王威严,又蕴含自然美好和生命力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