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化楞严会香烛·其二》
《化楞严会香烛·其二》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玉磬轻敲紫篆清,金莲花绽烛荧荧。

从教一百二十日,散作满天星斗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仪式中的香烛与音乐之美。

首句“玉磬轻敲紫篆清”,以“玉磬”象征着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法器,其轻敲之声如同天籁,营造出一种神圣而清静的氛围。“紫篆”则可能是指在仪式上使用的紫色香篆,其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整个画面仿佛置身于一片祥和之中,听那悠扬的钟声与淡淡的香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次句“金莲花绽烛荧荧”,将“金莲花”比喻为佛教中常出现的吉祥物,它不仅代表了佛的智慧之光,也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觉醒。同时,“金莲花”的绽放与“烛荧荧”的光亮相互映照,既照亮了仪式的空间,也照亮了心灵的深处,给人以温暖与希望的感觉。

后两句“从教一百二十日,散作满天星斗明”,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时间延长至一百二十日,强调了仪式的持续与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时间长度的夸张,更是对仪式精神的无限延伸,寓意着佛法的永恒与普遍。最后,将散落的光芒比作满天的星斗,既形象地描绘了光亮的分布,又隐喻了佛法的普照万物,如同星辰般遍及宇宙,给予人们指引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仪式中香烛与音乐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净化与智慧追求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立秋后一日雨

乍可秋情隔夜生,风初拂拂雨初清。

似将几点芭蕉上,绘出虚堂一种声。

(0)

北归漫兴·其二

文章得失古难言,被褐怀珠孰共论。

溟海风涛终偃息,榆枋毛羽自飞翻。

青春漠漠醒如醉,积雨阴阴画易昏。

十丈尘中京辇路,骑驴还欲傍谁门。

(0)

熊务先自滇中来相聚东湖今归涿鹿赋此奉赠兼怀六观章之两前辈

碧山学士久焚鱼,爱子声华冰玉如。

章贡烟波迟笠屐,点苍云气接衣裾。

空江落木将回棹,白发青镫正倚闾。

高适陈登风谊古,沙头执手野踟蹰。

(0)

正月晦日作·其一

人有三寸舌,出口成字句。

《春秋》在齿牙,褒贬无少顾。

客观松下棋,指挥动杀误。

乐哉局外人,就局苦难诉。

(0)

鹰坊歌·其一

风林萧萧夏脱木,坊以鹰名似牛屋。

其中最大名海青,戴角森然异凡畜。

我初识名自辽史,特产曾传女真独。

楛矢同来肃慎庭,初时底贡犹臣服。

屡求难厌祸旋结,两国兴亡手翻覆。

天教此物雄海东,自长窠雏成一族。

(0)

宿犁洲夫子武林寓舍即次先生丙辰九日同游旧韵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

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

先生高卧贫何碍,流俗知音恐未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