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来谁梦复谁真,丛菊年年伴此身。
又是残秋增怅惘,循廊来觅看花人。
去来谁梦复谁真,丛菊年年伴此身。
又是残秋增怅惘,循廊来觅看花人。
这首诗名为《循廊》,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无常与感慨,通过"去来谁梦复谁真",诗人暗示了世事如梦,人生幻灭,不知现实与梦境哪个更真实。"丛菊年年伴此身"描绘了诗人常年与菊花为伴,寓言了孤独和坚韧的生活态度。"又是残秋增怅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秋景时的哀愁情绪,残秋景象加深了他的失落感。最后,"循廊来觅看花人"则透露出诗人试图寻找那份曾经的欢愉或慰藉,但可能只是徒劳,因为看花人或许早已不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以及在时光流逝中寻求慰藉的无奈。
章泉老子之诗学,笔自峥嵘心自泊。
暮春静把一杯看,纵有世情无处著。
三传且莫束高阁,待子龙津名一跃。
收回旧话再商量,沈谢应刘都扫却。
蚕叶人家采摘忙,麦将秋矣水浮秧。
平田冷漠吹朝雨,侧径深微过夕阳。
残酒馀香愁梦枕,断篇遗简苦吟囊。
莺啼燕语春归也,不道高斋口自芳。
儒家辰告当吁谟,纷纷莫厌形势涂。
甲兵调度应敌尔,君行鄱水聊载驱。
有文与诗锦机织,夹道云山正堆积。
痴儿固有了官事,归日奚囊观笔力。
别酒无用鲸吸川,芝山杖藜湖接天。
使君自是江海客,有来矍铄当欢然。
如今百事皆撑柱,宽得一分犹复古。
萧条野老为赓吟,此话不同知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