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人多困,昼长春已深。
残花红糁糁,新叶绿阴阴。
山寺依岩曲,湖船过水心。
钩帘醒午睡,閒觉去来吟。
乍暖人多困,昼长春已深。
残花红糁糁,新叶绿阴阴。
山寺依岩曲,湖船过水心。
钩帘醒午睡,閒觉去来吟。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洋溢着清新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乍暖时分的自然变化和内心感受。
首句“乍暖人多困”,点明了季节转换,气温回暖,人们在温暖中略感慵懒。接着,“昼长春已深”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深入,白昼渐长,春意盎然。
“残花红糁糁,新叶绿阴阴”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过渡阶段。残花虽已凋零,但其红色斑驳仍显眼,象征着生命的最后绚烂;新叶则蓬勃生长,一片翠绿,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这种色彩的对比,展现了春天从衰败到繁荣的过程。
“山寺依岩曲,湖船过水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山间寺庙依山势蜿蜒,湖面上船只轻轻划过水面,仿佛触动了内心的平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钩帘醒午睡,闲觉去来吟”则是对诗人个人状态的描写。午睡醒来,拉开窗帘,面对窗外的美景,诗人感到一种闲适与自在,于是吟诗抒怀。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追求。
我梦登天,尽把不平,问之化工。
似桂花开日,秋高露冷,梅花开日,岁老霜浓。
如此清标,依然香性,长在凄凉索寞中。
何为者,祗纷纷桃李,占断春风。一时列鼎分封。
岂猿臂将军无寸功。
想世间成败,不关工拙,男儿济否,只系遭逢。
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
君归去,但力行好事,休问穷通。
阅邯郸梦境,叹绿鬓、早霜侵。
奈华岳烧丹,青溪看鹤,尚负初心。
年来向浊世里,悟真诠秘诀、绝幽深。
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星坛夜学步虚吟。
露冷透瑶簪。对翠凤披云,青鸾溯月,宫阙萧森。
琅函一封奏罢,自钧天帝所有知音。
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骎骎。
世事如海沙,巧历不能数。
身居忧患中,殆若堕阱虎。
又如住败屋,岌岌日撑拄。
中夜风雨至,摧压固其所。
孰能知其然,徙义以为主。
要于一念间,不敢欺仰俯。
兢兢日三省,宁可自莽卤。
君看昔先师,乃愧不若禹。
人生宦游亦不恶,无奈从来宦情薄。
既不能短衣射虎在南山,又不能斗鸡走马宴平乐。
惟有钓船差易具,问君胡为不归去。
片云雨暗玉笥峰,斜日人争石旗渡。
渡头酒垆堪醉眠,白酒醇酽鲈鱼鲜。
菰米如珠炊正熟,莼羹似酪不论钱。
翁唱菱歌儿舞棹,醉耳那知朝市闹。
城门几度送迎官,睡拥乱蓑呼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