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旧馆,记清明上冢,网船归泊。
港尾溪头寻踏去,象设孙枝长托。
白槿编篱,青松偃盖,想像归田乐。
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
何时墙角楼成,水湾门近,醧舫宾重酌。
添个玉堂宣唤影,深护层轩修幕。
诗派编图,瓣香呈佛,潜采光丘壑。
紫薇老矣,飘零长遁江角。
华阳旧馆,记清明上冢,网船归泊。
港尾溪头寻踏去,象设孙枝长托。
白槿编篱,青松偃盖,想像归田乐。
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
何时墙角楼成,水湾门近,醧舫宾重酌。
添个玉堂宣唤影,深护层轩修幕。
诗派编图,瓣香呈佛,潜采光丘壑。
紫薇老矣,飘零长遁江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景象,以及对故人曹秋岳竹垞的怀念之情。开篇“华阳旧馆”点明了地点,清明时节上坟归来,乘网船泊岸,流露出淡淡的哀思。接着,诗人描述了沿着港湾溪流寻找旧迹,感叹竹垞故居的竹篱白槿、青松茂盛,仿佛能感受到他归隐田园的乐趣。
“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一句,通过丈量篱笆间的距离,表达了对竹垞邻居的想象,也暗示了竹垞生前的人缘与乡邻关系。接下来,诗人设想竹垞如果还在,新筑的墙角小楼、临近水湾的门扉,以及宾朋重聚的欢乐场景,充满了对往昔热闹的怀念。
“添个玉堂宣唤影,深护层轩修幕”描绘了竹垞如在世,定会邀请文人墨客共聚一堂,诗酒谈笑的场景。诗人还提及为竹垞的书房增添装饰,保护他的居所,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最后,“诗派编图,瓣香呈佛,潜采光丘壑”是对竹垞文学成就的赞美,说他的诗才如同照亮山川沟壑的光芒,而他自己则已老去,只能在江边飘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寄情,追忆故人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沈曾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对亡友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