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
《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hànnándēnglóuwàng怀huáizhòngshìjīng
sòng / sòngxiáng

sānchǔfēngyānhuìhànjīnpínggāojuànchéngyīn

shānqiáncángshìlóushàngchénqīngrén

míngjiǔpāochēngshānggèngyǒngchūn

shūzhǐ怀huáiwàngduànzhōngliùliùlín

翻译
在三楚之地的风烟中,我来到汉津边,站在高处,对这座城的城墙感到疲倦。
山前的雾气浓厚,仿佛隐藏着集市,楼上的灰尘轻轻飘扬,不会沾染人的衣物。
长久以来,我已经不再弹奏瑟乐于祈雨之地,现在举杯,却错过了永和春天的欢庆。
一封私人信件满载离别的苦涩,我在江面期盼,只见那波光粼粼的鱼鳞,却不见所想之人。
注释
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楚地。
汉津:古代渡口,位于汉水入长江处。
城闉:城墙,这里指城市。
雾密:形容雾气浓厚。
藏市:被雾气遮掩的集市。
鸣瑟:古代弦乐器,用于祭祀或娱乐。
雩舞:古代求雨的舞蹈。
永和:东晋时期的一个年号,常用来代指美好的时光。
私书:私人信件。
离怀:离别之情。
六六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像鱼鳞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登高远眺,心怀故人的情景。开篇"三楚风烟会汉津",以宏阔的画面引入,设定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愫。"凭高倦目此城闉"则透露出诗人站在高处,望着眼前的城郭,但心中却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接着"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两句,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写照。雾霭缥渺之中,仿佛隐藏着一座城市,而楼上轻拂的尘埃,也像是与世隔绝,清净无染。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瑟声悠扬,似乎与天地相应,而举杯畅饮,更是为了把握那不断流逝的美好春光。

最后"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私密的书信承载着离别之痛,而目光所及之处,那河流中的鱼儿,也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不可持久的感慨。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其三

数亩清池竹下开,放生鱼去鸟飞回。

閒云更自怜孤寂,偏向穷山日日来。

(0)

送詹仙舟计偕·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

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0)

赠僧·其一

振锡东南一载期,入廛垂手几人知。

相逢试问修心事,笑指閒云未去时。

(0)

寄白山上人·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

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0)

粤台新柳·其四

婀娜新枝舞细腰,多连山口任风飘。

期君莫恃为樊圃,脆软由来是柳条。

(0)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其五

绿水青帘小槛幽,鲭鲂白鳊数千头。

坐来莫说机心事,多恐群鱼渐远游。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