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锡东南一载期,入廛垂手几人知。
相逢试问修心事,笑指閒云未去时。
振锡东南一载期,入廛垂手几人知。
相逢试问修心事,笑指閒云未去时。
这首诗以赠僧为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首句“振锡东南一载期”,诗人以“振锡”这一僧侣特有的动作,表达了对东南方向一年修行的期待与决心,展现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次句“入廛垂手几人知”,则描绘了僧人在世俗社会中默默无闻地行善布道的情景,强调了僧侣在尘世中的隐忍与奉献精神。
后两句“相逢试问修心事,笑指闲云未去时”,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询问僧人修行的心得,并以“笑指闲云”来比喻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暗示了僧人已经达到了心灵的解脱状态。这不仅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思想,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独特见解。
惊尘荡白日,羸马驰郊墟。
怅彼同心人,缅邈百里馀。
举头云中翮,有鸟衔尺书。
粲粲瑶华札,开缄照衡庐。
慰我加餐饭,问我何方居。
十口寄他乡,晨餐食无鱼。
芒鞋役款段,谁为供高车。
感此长太息,临风重踟蹰。
肮脏宇宙间,畸游抱琴书。
朱门盛先达,落落穷相如。
夙昔逢君侯,青骢曳华裾。
情亲四十载,胶漆垂桑榆。
缠绵国士念,涸辙频吹嘘。
岂忘木桃报,再拜惭庭除。
中闺夜得雄,旅抱偶一舒。
眷言骨肉友,卧起同徐于。
持此答芳讯,聊用当璚琚。颓然定一笑,为我掀?毹。
梅生宛陵秀,负笈来钱塘。
啸咏湖山间,咳唾驰琳琅。
一朝玉树亭,睹我神飞扬。
十载胡先生,姓名狎词场。
慕子如渴饥,戚戚萦中肠。
龙门屹造天,怨彼一水长。
班荆倏成故,愿得升君堂。
嗟余蹇且拙,历落如桓郎。
将汝缱绻怀,永夕连匡床。
观涛大江涘,海若为徬徨。
眷眷执手言,晨风发河梁。
将无绮语累,念子毛发黄。
愿言保玉体,百岁遥相望。
朝日照高台,清风被华池。
椿庭万里外,北望浮云飞。
岂不念行役,相携赴皇畿。
眷言高堂病,药石久告疲。
仰无令昆托,俯靡弱弟依。
以兹谢形役,息意掩荆扉。
朝掇南涧藻,夕采西山薇。
缅怀弹冠客,恻恻常抱饥。
天门九重辟,王路正逶迤。
轩车满京洛,鞍马如云驰。
穷年叫阊阖,当道饶狐狸。
积薪谅难守,岁暮空流离。
侧身起长望,涕泪沾裳衣。
严霜结重阴,岁序忽已暮。
念子当远游,抗手即行路。
路行常苦远,客归尝苦晚。
浮云蔽关塞,白日不可挽。
昔为婚与姻,今为越与秦。
落叶随飘风,飞鸿辞故群。
君心岂难保,妾颜匪长好。
登高望平原,四顾尽衰草。
相思无朝夕,沈忧令人老。
愿为双车轮,随君万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