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玉》
《听玉》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竹谓青琅玕,其体本虚静。

风来假之鸣,因声乃生听。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

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

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

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玉》,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人以竹子为载体,形象地描绘了风与竹子之间的互动,以及听者的内心体验。"竹谓青琅玕",将竹子比作青色的美玉,象征其清雅高洁。"风来假之鸣",写风轻轻吹过,使竹子发出声音,如同环佩叮咚,充满音乐感。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进一步描绘了竹声的悦耳动听,仿佛仙人环佩之声在庭院中回荡。"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表现了听者在静心斋中,全神贯注于这自然的声音,心灵与耳朵相互竞争,追求更深的领悟。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通过声音感知风的轻重,又从风的变化中体察竹子的健康状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强调竹子本身就有其内在的声音,无需外力推动。

最后两句"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以箫笛和竽乐比喻竹声的和谐与纯净,符合天地自然的韵律,展现出一种高雅而正直的品格。整首诗通过听竹,寓言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上朝值雪诗

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

集霰渝丹黻,流云飘绣柱。

滴沥垂土膏,阑干悬石乳。

(0)

山西行

吾闻往岁旱魃灾,赫赫炎暑毒埏垓。

垄上禾苗尽枯槁,茫茫千里赤尘埃。

疾威均为下土虐,山西之民尤可哀。

闾里饿莩无所告,昊天又降酷烈来。

草茂秋高敌势张,戎马南侵混疆场。

可怜百万生灵命,尽在边人刀下亡。

太原城外数千里,血流漂杵遍封疆。

死者纵横如山积,守臣不敢奏朝堂。

杀气腾空鬼神愁,尸填沟壑水不流。

旧时邑落数千室,而今且无二三留。

敌情变谲不可测,边将何不蚤为筹。

庙谋要得良平策,经略须用韩范俦。

朔方世为中国患,古来谁不事先忧。

君不见薄伐猃狁励士马,周王允是中兴者。

当时文武有尹公,举旗一麾清郊野。

又不见汉帝当年重细柳,亚夫军前无踯躅。

拊髀思贤一饭切,魏尚复作云中守。

天生我皇圣且仁,区区周汉岂作论。

常虑一物或失所,岂知边衅渎苍旻。

我愿君王目视远烛沕穆,望见山西境上多白骨。

我愿君王耳聪听几万里,时闻山西哭声夜不止。

(0)

竹雨轩

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

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

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

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0)

同使者船过九里十三矶

胭脂树边霜满岩,层峦飞动碧如蓝。

两船溯流拗七百,九里有矶凡十三。

淮甸风云生远近,岷江烟浪出西南。

橹声摇过急湍去,水鸟低飞听笑谈。

(0)

钗头凤.别武昌

临丹壑。凭高阁。闲吹玉笛招黄鹤。空江暮。重回顾。

一洲烟草,满川云树。住。住。住。江风作。波涛恶。

汀兰寂寞岸花落。长亭路。尘如雾。

青山虽好,朱颜难驻。去。去。去。

(0)

玉楼春

名花绰约东风里。占断韶华都在此。

芳心一片可人怜,春色三分愁雨洗。

玉人尽日恹恹地。猛被笙歌惊破睡。

起临妆镜似妖羞,近日伤春输与你。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