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
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
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
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
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
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
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这首诗描绘了竹雨轩中的静谧与幽深之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林雨中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氛围,竹林中细雨绵绵,轩内景色自有一番幽静之美。接着,“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明珠,轻落在石阶上,又将竹子比作碧玉,倚靠在栏杆旁,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增添了几分哀愁之意。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则通过烟雾和微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凉爽,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氛围之中。接下来,“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两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雨声仿佛在琴弦上悠扬,色彩在画中飘浮,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描绘了雨后竹叶的湿润与琼林的柔和,凸显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则通过飞禽的形象,展现了雨后的生机与活力。“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描绘了雨后青苔生长与绿雾弥漫的情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以及未能完全表达的情感。“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则是对隐士阮籍的致敬,鼓励人们直接前往竹林,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雨轩中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
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不见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无素书。
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
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上韦左相二十韵》【唐·杜甫】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https://shici.929r.com/shici/vTvKGtKA.html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