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这首诗名为《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全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物命运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描绘了鄂公坟前的景象,石龟与人的高度相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描述了坟墓的规模和祭奠的场景,通过泥土的湿润,表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这一句,诗人从生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生者与死者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下来,“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以马无法发出嘶鸣的声音来比喻人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进一步深化了生死主题。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宇宙变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体渺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则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趋炎附势行为的批判。
最后,“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赞扬了像梅处士这样的隐士,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描绘了西陵倡家女子的形象,她们虽然生活于世俗之中,但内心却保持着高洁与坚韧。“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则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追求,以及对美的欣赏与评价。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以折柳和策马过花堤的动作,象征着离别与前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
芳景满辟窗,暄光生远阜。
更以登临趣,还胜祓禊酒。
日照源上桃,风摇城外柳。
断云仍合雾,轻霞时映牖。
远树带山高,娇莺含响偶。
一峰遥落日,数花飞映绶。
度鸟或遛檐,飘丝屡薄薮。
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
文学且迾筵,罗绮令陈后。
干戈幸勿用,宁须劳马首。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
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
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
衔啼拂镜不成妆,促柱繁弦还乱曲。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
流萤映月明空帐,疏叶从风入断机。
自对孤鸾向影绝,终无一雁带书回。
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
日旗回北凤,星旆转南鸿。
青云过宣曲,先驱背射熊。
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
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
烟生山欲尽,潭净水恒空。
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
仙才道无别,灵气法能同。
东枣羞朝座,西桃献夜宫。
诏令王子晋,出对浮丘公。
我惟我祖,自天之命。道被归仁,时屯启圣。
运钟千祀,授手万姓。夷凶掩虐,匡颓翼正。
载经载营,庶士咸宁。九功以洽,七德兼盈。
丹书入告,玄玉来呈。露甘泉白,云郁河清。
声教咸往,舟车毕会。仁加有形,化浃无外。
严亲惟重,陟配惟大。既佑斯歌,率土攸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