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赋得佳期竟不归诗》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

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

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

衔啼拂镜不成妆,促柱繁弦还乱曲。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

流萤映月明空帐,疏叶从风入断机。

自对孤鸾向影绝,终无一雁带书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远离家乡、远赴边疆后,所经历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首联“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以对比手法开篇,将丈夫的远行与女子的思念巧妙地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相思之苦。

颔联“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女子虽能寄诗表达思念,但远方的丈夫无法收到,徒增伤感;夜晚的长梦,既寄托了对丈夫的思念,也因梦醒后的现实而感到惊惧。

颈联“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运用了象征手法,飞蛾围绕烛火,象征女子对丈夫的执着思念;衰草侵阶,暗喻女子内心的衰败与孤独。

尾联“衔啼拂镜不成妆,促柱繁弦还乱曲”描绘了女子面对镜子时的无奈与痛苦,即使想打扮一番,却因情绪波动而无法完成;弹奏的音乐也因内心的情绪而变得杂乱无章。

最后,“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期的期盼与失望,以及在寒冷冬夜为丈夫缝制衣物的辛劳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女子在丈夫远离后的孤独、思念、期待与无奈,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其八桑洲

春暖蚕初浴,柔桑绿未匀。

小姬持酒果,来祀马头神。

(0)

葡萄西瓜馈雪湖辱示长句次韵答之

径路草深客稀过,衡门昼掩成独坐。

披襟散发傲羲皇,舞鹤鸣琴代宾佐。

山中自诧拟封君,木奴千头竹万个。

圃蔬园果逐时新,献纳从公无小大。

葡萄瓜种俱西来,忆从博望天荒破。

清芬不用自煎茶,佳境宁论倒餐蔗。

冰盆满泛恣浮沉,广席敷陈惬尊斝。

分甘聊复惓同心,两地遥知共清暇。

斜封博取玉川歌,阳春调高真寡和。

效颦吾已忘妍媸,白战今仍励慵惰。

东西十里隔山城,往来却愧邮筒荷。

(0)

和韵答邃翁二首·其一

诏悯衰残特赐归,晓辞丹陛欲沾衣。

江湖老我忧仍切,朋旧如公恨已稀。

池上联班真不偶,路岐握手又相违。

何当慰我瞻依渴,短札长空有雁飞。

(0)

二月廿日喜诸舅见过次帘山韵奉酬

春眠自爱病躯安,杏雨敲窗送晓寒。

客应灯花先报喜,路冲泥淖不辞难。

渭阳地远情逾厚,霜落尊空兴未阑。

话到更深清不寐,笑看衰影耸吟肩。

(0)

李正之醉梦窝次雪湖韵

世路纷纭总戏场,黑甜仍学次公狂。

倒尊真得华胥乐,高枕宁知药圃荒。

一鸟花间和太白,群儿池上笑高阳。

秘方愿授君无吝,老我惺惺久病乡。

(0)

赠方司训考绩之京用雪湖韵·其一

家声自昔重秋崖,管领文风到海涯。

道企苏湖分教范,学宗洙泗得心斋。

门墙人已誇多士,干羽时方舞两阶。

久识囊锥今脱颖,阳关聊复寓离怀。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