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早秋》
《池上早秋》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íshàngzǎoqiū
táng / bái

绿cānchàxīnqiūshuǐmǎnchí

zǎoliángshēngběikǎncánzhàoxiàdōng

bǎochánshēnglǎnfēnggānliǔshuāi

guòpānèrshísuìgèngchóubēi

注释
荷芰:指荷叶和菱角。
参差:形容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水满池:池塘里的水涨满了。
早凉:清晨的凉爽。
北槛:北边的栏杆,常用来指庭院的边界。
残照:夕阳的余晖。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象征田园生活。
露饱蝉声懒:露珠充足,蝉因滋润而懒得鸣叫。
风乾柳意衰:风吹干了柳树,柳树显得凋零。
过潘二十岁:潘岳,古代文人,此处指作者已经超过潘岳的年龄(30岁)。
何必更愁悲:没有必要再为年华流逝而忧愁悲伤。
翻译
荷叶菱角绿意参差不齐,初秋时节水满池塘。
清晨的凉意生自北边的栏杆,夕阳余晖洒落在东边的篱笆。
露珠饱满蝉鸣声也慵懒,风干的柳树显得有些衰败。
我已超过潘岳二十岁,何必再为年华老去而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设定了整个画面:池塘中的荷花和芰草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时间已经迈入新的季节。

接着,诗人写道"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这里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清凉气息,以及夕阳西下的光影变化,给人以时序更替的感受。

在"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一句中,诗人通过露水滋润后的蝉虫懒惰的声音和秋风吹过后柳树叶子萎靡的景象,再次强调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

最后,"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这里的“过潘二十岁”指的是诗人年轻时期已经过去,通过对比古代才子潘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易逝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必过于沉浸在愁绪之中。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的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四关烈妇诗·其四

采得明珠可报君,便归泉下逐鸯群。

长歌直入桐柑里,一片哀心彻白云。

(0)

东向

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

多情最似江南柳,尽是依依为六朝。

(0)

贫居口占·其二

膝下黄头历齿多,休惭儿子且高歌。

七旬始得完婚嫁,五岳其如欲往何。

(0)

送人之云中

山西门户是云中,上谷三关俯汉宫。

君向长城城上望,秋鹰应念郅都雄。

(0)

送戴使君·其二

天南处处是贪泉,不饮何如饮者贤。

香浦只今无两浦,君船尚有水沉烟。

(0)

庭中珍鸟口号·其三

琼州倒挂最知风,鹦鹉西洋色更红。

银了不如金了好,不须剪舌语音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