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向》
《东向》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

多情最似江南柳,尽是依依为六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东行至金陵时,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的情境。首句“东向金陵荡画桡”,以“东向”点明行进方向,“金陵”则是目的地,而“荡画桡”则生动地展现了舟行水上,波光粼粼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勾勒出诗人行旅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旅途中的思绪。

次句“愁心不逐暮烟消”,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傍晚的烟雾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深沉与难以消散。这里的“愁心”不仅指个人的情感,也可能暗含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后文“六朝”的历史背景相呼应。

第三句“多情最似江南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比作江南的柳树。江南柳以其柔韧多情著称,此处借柳树之多情来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是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自况。

最后一句“尽是依依为六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依依”不仅形容柳树的姿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历史的眷恋与怀念。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对于许多文人而言,它象征着艺术、文学的巅峰。诗人通过“依依”二字,表达了对那段历史文化的深深依恋,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句·其十六

潜岭岧峣副祝融。

(0)

清平乐·其十二

暂来还去,轻似风头絮。

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0)

上林春慢·其一

霖雨成功,堂称继美,旧说安阳家世。

峻岳降神,长庚应梦,佳辰况当秋霁。

玉函金篆,帝锡与、寿眉齯齿。

向清时、便告老,尽取貂蝉轻弃。把朝廷旧勋屈指。

有谁人似此,能全终始。

谤书顿释,先芬未泯,君王自为知己。看花临水。

算已号、醉吟居士。奈苍生,尚满望、谢公重起。

(0)

秋晚

居恨日不过,复此秋云暮。

一岁馀几何,挽之安得住。

老矣且勉学,高谈非所与。

贫贱苟不惭,势力则不惧。

凉飙幸已多,宁烦赋不遇。

(0)

十二弟寄诗一编来用其山字韵作

季诗来灞岸,秀色蔼雕山。

独笑寒暄外,相逢翰墨间。

花飞能拥路,月入不开关。

巧解供新句,吾才愧晋悭。

(0)

赠道光

老僧讲罢结茅庐,忆昔鸣琴着意馀。

一曲风前三百遍,十年不作作如初。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