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招邀太仆家,不知身世在天涯。
敢将恶况悲蓬梗,且酌芳尊泛菊花。
东野桑田成碧海,北邙枯骨委黄沙。
人生到处皆堪乐,得失何须更叹嗟。
九日招邀太仆家,不知身世在天涯。
敢将恶况悲蓬梗,且酌芳尊泛菊花。
东野桑田成碧海,北邙枯骨委黄沙。
人生到处皆堪乐,得失何须更叹嗟。
这首诗名为《遣怀》,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九日宴请太仆家人的场景,却在欢聚之时感慨身世飘零,身处天涯。诗人以“敢将恶况悲蓬梗”表达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即便身处逆境,也不愿让悲观的情绪占据心灵。接着,“且酌芳尊泛菊花”一句,通过饮酒赏菊的雅兴,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寻求内心宁静的一面。
下半部分,诗人以历史典故“东野桑田成碧海,北邙枯骨委黄沙”来感叹世事无常,人间沧桑。东野之地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化为碧海;北邙山下埋葬着无数先人,如今只剩下黄沙覆盖。这些历史变迁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时间流逝、人事代谢的无情。
最后,“人生到处皆堪乐,得失何须更叹嗟”两句,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积极态度的体现。他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快乐,不必因得失而叹息。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对前文种种感慨的超越,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心胸开阔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遣怀》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起伏时的复杂情感和积极应对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东坡笔端游戏,槎牙老气横秋。
笑揖退廉博士,信酷似文湖州。
老龙卧海沙,觉来未欠伸。
珠光发海底,闯然目有神。
画龙不画全,必杂烟与云。
此龙未尝动,具见爪与鳞。
一龙望见之,争心生怒嗔。
奋迅勇欲前,便尔云满身。
不知出谁笔,定非尘中人。
若非亲见之,何由写其真。
云涛方汹涌,恍若渺无津。
为霖会有时,正尔良苦辛。
乃知青云高,不如寂寞滨。
深虞或飞去,十袭聊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