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日雪后的景象,"雪里晴偏好"表明在积雪融化的时节,天气转晴更显得宜人。"寒馀暖尚轻"则是说残余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而温暖的感觉却轻柔地来临。接着"山烟春自起"写出了山间细微的烟雾在春天自然升腾,显示出春意渐浓。"野烧暮方明"则是在傍晚时分,野外的焚烧活动才显得明亮,这里可能指的是农民烧荒之类的场景。
接下来的"又是元宵过"表达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元宵节(即春节后的第十五天),而"端令病骨惊"则是在说清冷的天气让人感到身体不适,甚至连骨头都感觉到寒意。诗人在这段时日里,通过"遣愁聊觅句"来表达自己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忧愁,但却发现"得句却愁生",即便是写出了诗句,也只是让忧愁有了新的生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节的感受和情绪变化,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个人情怀。
木末鸦啼负郭村,无人白昼掩柴门。
诗来或作破客梦,语妙直堪排帝阍。
抱瘵端如叔夜懒,幽怀思对阮生论。
何时还子读书眼,解脱无根须返元。
去年阑冬亦戒涂,北风吹雪邾城隅。
八字山头驾高浪,曙角更听吹单于。
今年南至又行役,萧寺佛香僧饮俱。
身在潇湘黄蔑舫,眼看惠崇归雁图。
缅怀吾家之季子,细酌明窗愁欲无。
诗肠定遭酒媒孽,语作晓霜催槁梧。
漫将长句代作草,河冻难求双鲤鱼。
归期不落蜡宾后,行李困来频寄书。
久矣羌山游,幽讨无复遗。
如观侏儒节,触类或可推。
山灵厚相戏,傲以所不知。
故放出岫云,变更无定姿。
平原令仆射,精锐畅人谋。
当时焚谏草,安知即山丘。
零落三十年,谁其追远猷。
只今忠义风,夜夜鸣松楸。
啼鸟劝行沽,催花生道周。
遗墟泣翁仲,荒蹊风马牛。
非无玉树郎,抱官在中州。
悠悠生存子,那得不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