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兴》
《闲兴》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阴阴修竹小茅庐,足可安闲置老夫。

懒不观书蟫得计,贫唯煮菜鼠无图。

吏今更肯来桥外,鵩亦相疏远坐隅。

阅遍华严方灌顶,焚香千古问毗卢。

(0)
翻译
茂密修长的竹林围绕着小茅屋,足以让我这个老者在此安心养老。
我懒得看书,连书虫都得以清闲;生活贫困,只煮些蔬菜,老鼠也无从觅食。
如今官吏不再来桥边,我也与猫头鹰(古人常以鵩鸟喻不幸之事)疏远,独坐一隅。
只有在研读《华严经》后才感到心灵洗涤,焚烧香火,向千百年来的智慧之神毗卢提问。
注释
阴阴:茂盛阴暗的样子。
修竹:高大且修长的竹子。
懒不观书:懒得看书。
蟫得计:书虫得以清净,比喻人不读书。
吏今更肯:现在的官员不再。
鵩亦相疏:鵩鸟象征不幸之事,此处指关系疏远。
华严:佛教经典《华严经》。
灌顶:佛教术语,比喻精神上的洗礼或开悟。
毗卢:古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隐居生活场景。"阴阴修竹小茅庐",诗人居住在竹林环绕的小屋中,环境清幽,适宜养老。"懒不观书蟫得计",他选择不读书,让书虫自生自灭,表现出他的淡泊和慵懒。"贫唯煮菜鼠无图",生活虽然清贫,但诗人满足于简单的煮菜生活,连老鼠也无从觅食,反映出他的知足常乐。

"吏今更肯来桥外",暗示官吏不再打扰,诗人得以远离尘嚣,享受宁静。"鵩亦相疏远坐隅",寓言中的鵩鸟(古人认为鵩鸟预示凶兆)也与他保持距离,表明诗人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两句"阅遍华严方灌顶,焚香千古问毗卢",诗人通过阅读佛经《华严经》寻求精神寄托,焚香静思,向智慧化身毗卢提问,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游崇真观

偶来游玉宇,不为觅金丹。

尘世纷挐苦,人生休暇难。

聊同羽客话,暂卸侍臣冠。

石窦流泉出,泠泠入座寒。

(0)

费国聘入贺还蜀·其一

别久情偏洽,欢多别转难。

风尘堪堕泪,霜露好加餐。

路入蚕丛杳,山当鸟道盘。

锦官千万里,何处望长安。

(0)

赠王四槐宪长·其二

岁暮阴云黯欲奔,黄沙涨天白日昏,天关虎豹如云屯。

莫言长别辞金阙,且喜生还入玉门。

(0)

送张洪阳宗伯请告还公有閒云馆盖旧业也·其一

去住原无系,行藏意独真。

乞身归白社,挥手谢红尘。

济世慵为楫,涉江聊采蘋。

秋风张翰兴,端不为鲈莼。

(0)

送宁云田往荆州

青丝双控五花骢,遥指荆南意气雄。

两岸晓烟迷远树,片帆落日挂晴空。

云连吴会千山合,水入巴江一派通。

君去正逢秋色好,仲宣楼在月明中。

(0)

游荷花池·其二

白鹭白于银,独立池荷下。

风吹叶乍翻,疑是弄珠者。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