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出精金,百鍊无馀滓。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棠溪出精金,百鍊无馀滓。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剑器的赞美和对英雄豪迈气概的追求。
“棠溪出精金,百鍊无馀滓。”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高超的冶炼技术,即使是经过多次熔炼,也不留下任何杂质,象征着纯净和完美。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芙蓉”常用来比喻剑的纹理,这里指的是一把精美绝伦、光芒四射的宝剑,其光泽如同清澈见底的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这两句表达了这把剑锋利无比,即使是陆地上的猛兽和空中的神灵鬼怪也会被惊吓到。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剑光映照在物体上,显得冷冽而又神秘,这种灵气如同夜空中星辰般璀璨。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这里暗示着剑的力量仿佛能够激发天地间的风云变幻,让人联想到龙蛇在风雨中奋力腾飞的情景。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海酒”和“陵肉”指的是珍贵的美食,“宝烛”则是高级的照明用具,这里描绘了一种豪华的宴席场面,诗人想象着与英雄豪杰共享这般盛宴。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们交流心得,分享彼此的壮志雄图,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这里的“虹蜺”指的是彩虹,但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酒后豪情万丈,仿佛能够以一口气吹散天际的云雾,解决世间所有的不公和纷争。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如荆轲等人的赞美,他们虽然英勇,但在诗人看来却像是无忧无虑的孩童,或者说是超脱世俗的高手。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剑器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力量、美好和英雄主义的向往。
凉生秋早。正七夕才过,清湖日晓。
白苎衣轻,青藜杖稳,林下又添一老。
从教岁月优游,休管江湖廊庙。
任傍人、说束帛重征,蒲轮再召。表表。
羡龙驹,海鹤精神,屹立如嵩少。
春酒开筵,锦袍归里,增得寿星光耀。
况是功名到手,满眼向平愿了。
但醉来、对葛岭天高,鹅峰月小。
南极老人,龟鹤鹿、都是长生之物。
范取精镠成妙质,罗列锦屏东壁。
朱李沉冰,红桃绚日,瓜剖雕盘雪。
黄金爵驻,寿山千仞高杰。
玳筵水陆交陈,银烛瑶觞,满座笙歌发。
帘动水晶风乍入,不觉炎氛销灭。
杯饮长春,堂开初寿,乌帽笼玄发。
佳辰欢对,凤楼东畔凉月。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
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君家庆泽深长。
喜金榜、相传四世芳。
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
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