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
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君家庆泽深长。
喜金榜、相传四世芳。
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
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
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君家庆泽深长。
喜金榜、相传四世芳。
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
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
这首《沁园春·其七》是明代文学家夏言所作,为送别致仕的太子太保大司空小泉林先生而写。词中表达了对林先生的尊崇和对其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体现了林先生多次请求退休,但朝廷给予特别恩惠,优待老年人,让他得以安享晚年。"昼锦还乡",借用成语,形容林先生衣锦荣归,荣耀归乡,显示出对他功成名就的赞美。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描绘了都城早晨的景象,暗示着林先生的归途受到众人的瞩目,场面盛大。"白首乌纱,绯袍玉带",描述了林先生的官服,象征其一生的仕途显赫。
"却笑神仙是渺茫",林先生以自身经历笑谈神仙之说,表达出对人间生活的满足。"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再次强调归乡的愉悦,以及沿途的热闹景象。
"君家庆泽深长",赞美林家世代荣光,"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则提到林先生家族子弟的才俊,预示他们将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建议林先生在家乡建一座别墅,享受田园生活。
最后,"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描绘了林先生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画面,每天早晨醒来就能欣赏到红日初升,听着溪流声,过着宁静淡泊的日子。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林先生的敬仰,也寄托了对退休生活的美好愿景。
忆在宜春日,曾看三径图。
腥膻尚京洛,羁旅久江湖。
岂曰有安宅,绝然忘故都。
人琴怅俱已,松菊孰充娱。
剥啄无嗔叩户频,要听论古诵诗新。
百年风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敢谓投心似胶漆,故知与世若参辰。
如公接物何多得,岂复畏人嫌我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