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
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
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
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
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
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
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诗中描绘了秋日里在齐山饮酒赏菊的情景,同时融入了对古代文人李太白和杜牧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齐山置酒菊花开”,以“菊花开”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在秋日的美景中欢聚一堂,饮酒畅谈的情景。接着,“秋浦闻猿江上哀”一句,通过“闻猿”这一细节,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与前句形成对比,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基调。
“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诗人感叹于古人留下的文字与事迹,如今却只能在笔墨间追寻,而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也早已被时间遗忘,埋没在荒草之中。这种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这两句是对李太白和杜牧的评价。诗人认为他们虽未留下高深的理论,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有着超凡的才华,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既是对两位诗人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追求艺术境界的一种自省。
最后,“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古代的官员一般,骑着高头大马,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久久流连,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遗迹的浓厚兴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个人志向的反思,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苇萧传火度冥冥,作入清都醉魄醒。
草隐月崖垂风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壁间泉贮千锺碧,门外天横数尺青。
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报国封章数,论交意气真。
先朝贵公子,当代老成人。
月动融尊酒,花催郑驿宾。
谁知古原上,马鬣一朝新。
戚里薨耆旧,哀荣世未如。
襚加三事衮,尊致两宫舆。
卤簿前衢隘,歌锺後院虚。
英风知不坠,芝玉茂庭除。
学士风流异域传,几航云海使南天,不因名动五千里,岂见文高二百年。
贡外别题求妙札,锦中翻样织新篇。
淹留却恨鸳行旧,不得飞觞驻跸前。
瑟瑟风漪心为青,更窥崷崒眼增明。
可怜一片江山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
岸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
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