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密密缝,百结烦千辛。
已交木上坐,不染世间尘。
老衲密密缝,百结烦千辛。
已交木上坐,不染世间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专心致志地缝补衣物的情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心无旁骛的生活态度。通过“老衲密密缝,百结烦千辛”这两句,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僧人缝补衣物时的专注与辛劳,每一个结都蕴含着他的耐心与坚持,每一份辛苦都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理解与修行的追求。
“已交木上坐,不染世间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僧人选择在木上静坐,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这种生活状态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中对于内心修养和精神超越的深刻思考。
我读太白诗,如见太白豪。
青阳有韦生,名山同游遨。
莲花亭亭出渌水,谁其卧者赤松子。
相期携手凌紫霞,俯视云台若敝踪。
青莲仙人不再来,韦生韦生安在哉!
九华山中何所有,但见玄猿白鹄悲吟而徘徊。
空江月明几千年,采石谁放宫袍船。
我欲临流一长啸,夜深恐惊鱼龙眠。吁嗟乎!
丈夫在世贵行乐,安能摧眉低颜就羁缚。
夜郎万里仍生还,笑尔公卿枉谣诼。
名山有约不可忘,端委何如在岩壑。
有诗须乞太白灵,有酒须酹长庚星。
他时白鹿青崖路,重访芙蓉九朵青。
汝南鸡初鸣,危栖俯平野。
夜气静濛濛,潜阳伏其下。
纤阿西未没,曜灵东将贺。
晦朝苟非会,易象安从写。
稽首观世音,将无金母假。
阴阳即空有,一异焉存者。
吾老学弇州,文身久当舍。
宝华有天女,愿炙昙阳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