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
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
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
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
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
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
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
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
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
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
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
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
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题为《送陈侯之任同州》。诗中表达了对陈侯出任同州的赞美和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忧虑。
首句“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表明真正的英雄不需要依赖过去的功绩或是外在的帮助,而应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去实现价值。紧接着,“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在当时建立起显赫的功业而感到遗憾。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赞颂了陈侯的高尚品德和辉煌事迹,而“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则表达了对其后代子孙亦步其父之道路而感到自豪。
接下来的“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显示诗人对于皇上的恩赐心存感激,但在“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中却流露出一丝不得志的忧郁之情。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清廉的官员,而不是仅仅享受皇上的恩惠。随后,“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则是对陈侯得到皇帝赐予任职的肯定。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描绘了同州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而“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则展示了诗人对于陈侯能够施行国策、解民疾苦的期待。
最后,“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则是对陈侯出任后的期许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不辱使命,不需感到羞愧。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送者陈侯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个人对于仕途进展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