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湖海话禅机,归问云山旧衲衣。
后夜月明金锡冷,遥空笙鹤不停飞。
十年湖海话禅机,归问云山旧衲衣。
后夜月明金锡冷,遥空笙鹤不停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十年湖海话禅机”,暗示了僧人在江湖间游历多年,通过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佛法的奥义。接着,“归问云山旧衲衣”一句,表达了僧人回归山林,穿上旧日的僧衣,准备重新融入自然和修行的生活状态。
“后夜月明金锡冷”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月光皎洁,金锡(僧侣行脚时携带的法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遥空笙鹤不停飞”则以空中传来的笙声和鹤鸣,象征着僧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仿佛一切生灵都在为他的归来欢庆,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归隐后的平静与自在,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百结袈裟破唐帽,子为何物我为谁。
敦知各有直钩钓,解出珊瑚海底枝。
少年客洛走缁尘,自倚诗才敌万人。
岳耸河奔争气势,霜严月郎借精神。
镜中颜床惊非昔,笔底工夫苦不新。
辜负桐江好山水,花开叶落十秋春。
五朝遗老冠时贤,家祭犹无掩豆肩。
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
难兄共对三千字,晚境今开九十年。
富贵朱门百杂碎,先生归卧故庐全。
树形万怪石千奇,我亦曾行亦有诗。
焉得一官如长吏,出郊长是看山时。
清地虚天渺何许,芒鞋未往意先飞。
山中叱石初平隐,月下吹笙子晋归。
不死真人千劫在,无垠浊世一尘微。
何当日燕丹池水,长共寒猿啸月霏。
可遨昆阆步瀛莱,只爱鑽腮笑靥开。
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
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
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