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自适更谁禁,草际萤飞鸟宿林。
鲁叟尔来无梦寐,蜀庄此去只冥沈。
客中又见秋风起,夜半初闻木叶吟。
凉意逼人眠不得,坐看孤月到天心。
物情自适更谁禁,草际萤飞鸟宿林。
鲁叟尔来无梦寐,蜀庄此去只冥沈。
客中又见秋风起,夜半初闻木叶吟。
凉意逼人眠不得,坐看孤月到天心。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的和谐交融。首句“物情自适更谁禁”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万物按照其本性自在生活,不受外力约束。接着“草际萤飞鸟宿林”描绘了萤火虫在草丛间飞舞,鸟儿归巢栖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鲁叟尔来无梦寐,蜀庄此去只冥沈”两句运用典故,以鲁叟(指孔子)和蜀庄(可能指庄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沉思与反省。接下来“客中又见秋风起,夜半初闻木叶吟”则将思绪带入现实,秋天的风吹过,木叶发出低吟,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凉意逼人眠不得,坐看孤月到天心”描绘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只能凝视着高悬的孤月,直至它映照到心灵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自我反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异乡秋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