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

(0)
注释
介寿:长寿。
诚:确实。
宜:适合。
菊花潭:指代隐逸或高洁的象征。
桃源诗: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隐居生活。
东坡:苏轼的别号。
流俗知:世俗的见解。
相逢:相遇。
勿:不要。
何时:什么时候。
翻译
长寿确实有它的道理,不必去管是否适合他人。
你看那菊花潭,其典故出自陶渊明的诗篇。
苏东坡是千秋万代的才子,他的见识岂能与世俗之人相提并论。
相遇不易,切莫错过,不醉酒的日子何时再来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六)》。从诗的内容来看,王之道是在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这两句强调了友情的纯粹和不受外界干扰,它们之间的情谊是自然而然,不需要考虑世俗的标准。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这里提到的“菊花潭”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桃源诗”则是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理想中的生活。王之道通过这样的引用,表达了对那种超脱世俗、自在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这里的“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文风自由不羁,被后人称为“百世士”。王之道自比于苏轼,表明自己也有超越常人的见识和思想。

最后两句,“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这是在强调珍惜与朋友的每一次相遇,因为时间宝贵,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去享受这份情谊,即使是饮酒作乐,也应该在清醒的时候,好好品味这份难得的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珍视友情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和朱文公读道书·其四

崦嵫山万仞,日落风凄凄。

云軿驾牵牛,良夜同安期。

织女濯银河,顾盼生容姿。

相看不得语,步月兴遐思。

(0)

送编修良德兄太守君考绩还任

双旌新献绩,二妙旧知名。

客底连床夜,离筵对酒情。

黄花方烂漫,白雁故飞鸣。

路入江乡便,舟随綵鹢轻。

石渠资讲画,蔀屋待经营。

拜寿慈闱下,还将四牡呈。

(0)

下郎山

下山仍似上山难,石蹬崚嶒跨急滩。

孤屿未登还细问,好花虽过亦回看。

时逢狭径苔偏滑,候到新秋气已寒。

小歇菜庵门外柳,开囊试简几吟安。

(0)

送袁君健甫复除上元县

京邑贤劳旧已曾,除书重下五云层。

事同愿借还非偶,时拟先徵正所能。

花底漏声辞玉陛,江边秋色望金陵。

奚囊秀句烦频寄,莫谓高飞雁避矰。

(0)

游山寺

病馀长与俗多违,策杖频来扣竹扉。

行过空林僧不见,庭前惟有白云飞。

(0)

郊行

郊行逢故旧,邀我到柴关。

缓踏溪边路,同登雨后山。

竹泉烟冉冉,稻垄水潺潺。

沙鹭飞仍下,园蜂去复还。

草间黄犊健,天际白云閒。

林壑谁高卧,清风不可攀。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