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大梁圻,涕泗不可忍。
道间万崔嵬,插天涌苍笋。
尚想吴震泽,巨斧斸嶙峋。
东南赤子脂,已逐枯藓尽。
峨峨神霄君,瑶钟拥鸦鬒。
摩挲太古姿,左贯右宗稹。
维国建宫室,天球树灵簨。
胡为黑鬅鬙,罗此乱蛟蜃。
事往不必议,阴雨洗残燐。
回首丹凤门,古槐叶黄陨。
晨游大梁圻,涕泗不可忍。
道间万崔嵬,插天涌苍笋。
尚想吴震泽,巨斧斸嶙峋。
东南赤子脂,已逐枯藓尽。
峨峨神霄君,瑶钟拥鸦鬒。
摩挲太古姿,左贯右宗稹。
维国建宫室,天球树灵簨。
胡为黑鬅鬙,罗此乱蛟蜃。
事往不必议,阴雨洗残燐。
回首丹凤门,古槐叶黄陨。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石假山》描绘了清晨游览大梁地区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泪水涟涟的笔触,表达了对眼前壮观石景的深深触动。他将石峰比喻为崔嵬耸立的竹笋,形象生动,暗示着自然的伟力和沧桑。诗人回忆起吴地的震泽,想象那里的巨斧开采出的奇形怪状的石头,暗示着这些石山的来历。
接着,诗人感叹这些石头犹如东南赤子的油脂,曾经滋养万物,如今却被岁月侵蚀,只剩下枯藓。他赞美神霄君的威严,以及环绕其间的瑶钟和乌鸦,增添了神秘与庄重的气氛。诗人抚摸着石山,感受到其古老的韵味,联想到古代的宫室和天文仪器,象征着文明的痕迹。
然而,诗人也对眼前的乱石感到疑惑,它们为何会如此杂乱,像是蛟蜃之乱。他意识到,过去的纷争已经无需再议,只有阴雨洗涤后的残磷,昭示着历史的沉淀。最后,诗人回首望去,丹凤门与古槐落叶构成了一幅凄凉而沉静的画面,寓言着世事变迁和历史的无情流转。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石假山抒发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东风飒飒吹行李,荣送双龙璧池水。
璧池浪阔高化龙,直透银河三万里。
君家兄弟真雁行,季方学行如元方。
中眉不是弓刀软,个般人物宜胶庠。
只今胶庠多俊杰,正是功名到时节。
陈家原有两状元,释褐传胪未应别。
顾余亦问京华春,苍蝇愿附骥尾尘。
干将先去抉云雨,太阿行亦龙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