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
晚来风定却高歌。
千尺丝纶随卷放,数声玉笛足清和。
蝇头名利奈伊何。
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
晚来风定却高歌。
千尺丝纶随卷放,数声玉笛足清和。
蝇头名利奈伊何。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渔父生活画面。"短棹翩翩绿一莎",以轻盈的短桨在碧绿的莎草丛中穿梭,展现了渔夫的悠闲自在。"碧潭深处几风波"则暗示了水下可能存在的暗流涌动,隐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晚来风定却高歌",傍晚时分,风停歇下来,渔父放声高歌,表现出他的乐观与豁达。"千尺丝纶随卷放"进一步描绘了垂钓的过程,长长的钓鱼线随着鱼儿上钩而悠然收放,显示出渔夫的技巧和耐心。
最后两句"数声玉笛足清和,蝇头名利奈伊何",通过笛声的清脆和对蝇头小利的不屑,表达了渔父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累的生活态度。整首词以渔父的日常生活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
我家衡门接遥碧,曾约溪南蜡双屐。
花时不往今已秋,缥缈望君空伫立。
山非弃人人弃山,三百六旬何时閒。
风吹岩瀑洒飞雪,羡君此日超人寰。
溪南英姿古仙客,更许龙湖弄明月。
雷公雨师莫久留,白石清泉吾欲得。
江乡自是多烟云,绿波青树渺不分。
小檐大栋隔两濆,黑犍如蚁人如蚊。
布帆西来饱风色,寒声动地秋纷纷。
黄芦白藋摇断渚,坐客回头听急雨。
孤篷遥遥半针许,健刺沙湾逆风去。
亦知家在前村住,百年即合老为农。
六十江湖秃鬓翁,而今借宅六帝宫,眼花雾落天濛濛。
梦魂不到浔阳浦,为人愁水更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