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味梅歌》
《味梅歌》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紫阳先生百世豪,作易本义穷丝毫。

梦寐周文见康节,天地心髓难容逃。

遗韵流风在闽建,后学探求如对面。

建宁城中我老彭,心如朝阳眼如电。

味易膏腴却味梅,梅花消息易中来。

风霜摧改万物息,天地巳复生蓓蕾。

葩含萼裹春都具,雪涧冰崖是何处。

忽然绽破一两椒,总领杏桃千万树。

乃知一画微阳新,三十六宫都是春。

小无内兮大无外,孰能越此天地仁。

老彭味梅乃如此,岂云甘苦酸辛耳。

水曹何郎起山林,玩物适情在至理。

沈吟紫阳和梅篇,清馨齿颊欲流涎。

开门正与东风会,一轮皓月当青天。

(0)
鉴赏

这首《味梅歌》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梅花的品味与感悟,以及与自然、哲学的深刻联系。

诗开篇即以“紫阳先生”引入,暗指朱熹,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以“作易本义”揭示《易经》的深奥,其思想影响深远。接着,诗人借梦寐中与周文王及邵雍(康节)的相遇,表达了对天地间精髓的追求与理解,难以逃脱。随后,诗中提到“遗韵流风在闽建”,强调了这种精神传承在福建建宁的影响,后学者们如同面对一面镜子,探寻着其中的奥秘。

“建宁城中我老彭,心如朝阳眼如电。”诗人以“老彭”自比,表达自己如同初升的朝阳,明亮而充满活力。他品味《易经》,却从梅中寻得更深层次的启示,这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诗人以“味易膏腴却味梅”表达这一过程,将《易经》的精义与梅花的高洁相融合,寓意深刻。

“风霜摧改万物息,天地巳复生蓓蕾。”这一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与新生,暗示了即使在严冬之后,生命依然能够复苏,充满了希望与生机。梅花作为寒冬中的使者,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重生。

“忽然绽破一两椒,总领杏桃千万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梅花的绽放比作春日的开始,不仅是一朵两朵,而是引领了整个春天的繁花似锦。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一个小小的开端,往往能引发巨大的变革与繁荣。

“乃知一画微阳新,三十六宫都是春。”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易经》中的“一画”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联系,寓意着通过简单的行动或思考,可以带来新的开始与改变。同时,“三十六宫”象征广阔的天地,强调了这种力量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最后,“小无内兮大无外,孰能越此天地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宇宙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真正的智慧与道德超越了个体与外界的界限,体现了天地间的仁爱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品味梅花,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送黄景声秘丞提举浙西·其二

宅家亲擢得真才,柏府兰堂更外台。

未问遄驱向沟壑,半途应有诏书催。

(0)

送赵清臣宰姚江·其五

妇家故步懒重寻,藏拙年来恐不深。

短棹有时乘兴去,径登竹所听鸣琴。

(0)

送卫清叔著作提举淮东·其五

屡从樽酒接从容,叔宝风姿照座中。

他日相逢年益老,棋坛尚可角雌雄。

(0)

题史子仁碧沚·其一

相家小有四明山,更葺桃源渺莽间。

四面楼台相映发,一川烟水自弯环。

(0)

从子涤濯寒纳凉

杨柳阴阴映粉墙,密云藏雨晚来凉。

高荷欲出栏干上,笑挹红英吸净香。

(0)

经秦皇墓

祖龙何事苦东巡,仙驾归来冢草新。

项籍已飞三月火,子婴犹醉六宫春。

元来沧海殊无药,却是芒砀暗有人。

自古乾坤属真主,骊山山下好沾巾。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