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倚棹渡三湘,水陆兼程尽日忙。
茅屋乱烟经雨湿,竹林清露带风香。
屈原舟上江花白,贾谊祠前树色苍。
吊古怀乡倍惆怅,一年孤负两端阳。
江云倚棹渡三湘,水陆兼程尽日忙。
茅屋乱烟经雨湿,竹林清露带风香。
屈原舟上江花白,贾谊祠前树色苍。
吊古怀乡倍惆怅,一年孤负两端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五月五日,即端午节期间,途经湘江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联“江云倚棹渡三湘,水陆兼程尽日忙”开篇即点明了行旅的忙碌与湘江的壮阔景象,云依江而行,舟渡三湘,水陆并进,日以继夜。颔联“茅屋乱烟经雨湿,竹林清露带风香”则细腻地描写了沿途的自然风光,雨后湿漉漉的茅屋与清新的竹林,晨露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香气,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颈联“屈原舟上江花白,贾谊祠前树色苍”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屈原的舟与江花映衬,贾谊祠前的树木苍翠,既是对古代文人情怀的追思,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尾联“吊古怀乡倍惆怅,一年孤负两端阳”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伤,尤其是错过了两次端午节的遗憾,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
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
孝宗之世持滇宪,焚佛辇珠入京甸。
千厓孟密詟天威,陈臬湖湘速归传。
木兰五载白纶巾,敕起防江作重臣。
名齐台省四君子,世识维扬一俊人。
开府西江列双戟,上书请禁吴王逆。
一辞院印十年归,投老木兰山下客。
西征有诏自天来,头白令公何壮哉。
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
江津再捷不受赏,回首木兰理烟桨。
刘濞窥关恶已成,谁为剧孟谁袁盎。
今皇御极求老成,入司邦禁动引经。
权家戚畹畏如虎,乞身八疏辞宸扃。
平生三仕还三已,半向木兰弄烟水。
仰天长啸一挥毫,万叠云霞落冰纸。
壶公千丈高嵯峨,长者陂寒水不波。
孤鸿冥冥白驹皎,思公不见将如何。
潘君爱画世无匹,百年元气视此笔。
愿君宝之藏石室,再拜贞观魏公笏。
《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明·欧大任】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孝宗之世持滇宪,焚佛辇珠入京甸。千厓孟密詟天威,陈臬湖湘速归传。木兰五载白纶巾,敕起防江作重臣。名齐台省四君子,世识维扬一俊人。开府西江列双戟,上书请禁吴王逆。一辞院印十年归,投老木兰山下客。西征有诏自天来,头白令公何壮哉。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江津再捷不受赏,回首木兰理烟桨。刘濞窥关恶已成,谁为剧孟谁袁盎。今皇御极求老成,入司邦禁动引经。权家戚畹畏如虎,乞身八疏辞宸扃。平生三仕还三已,半向木兰弄烟水。仰天长啸一挥毫,万叠云霞落冰纸。壶公千丈高嵯峨,长者陂寒水不波。孤鸿冥冥白驹皎,思公不见将如何。潘君爱画世无匹,百年元气视此笔。愿君宝之藏石室,再拜贞观魏公笏。
https://shici.929r.com/shici/xJl2lgtp.html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