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宴罢红尘隔,璧月犹贪醉春色。
笙歌不放彩灯闲,更向花朝作元夕。
水晶帘底珊瑚枝,綵红乱掣金蛇飞。
红渠缩水开瑶洞,宝鸭嘘云结绣帏。
珠宫十六天魔女,手撚天花散香雨。
玉钩笑里暗藏春,翠黛愁边偷换羽。
何人截竹吹凉州,玉兔飞入银河流。
安得笺天乞长夜,夜夜花间作胜游。
鳌山宴罢红尘隔,璧月犹贪醉春色。
笙歌不放彩灯闲,更向花朝作元夕。
水晶帘底珊瑚枝,綵红乱掣金蛇飞。
红渠缩水开瑶洞,宝鸭嘘云结绣帏。
珠宫十六天魔女,手撚天花散香雨。
玉钩笑里暗藏春,翠黛愁边偷换羽。
何人截竹吹凉州,玉兔飞入银河流。
安得笺天乞长夜,夜夜花间作胜游。
这首元代黄真仲的《二月十五日草堂张灯宴集分题赋清夜游曲》描绘了一场华美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浪漫色彩。
首句“鳌山宴罢红尘隔”,以“鳌山”象征宴会的盛大与壮观,宴会结束后,仿佛将世俗的喧嚣隔绝在外,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璧月犹贪醉春色”一句,以“璧月”比喻满月,暗示宴会持续到深夜,月光如璧,映照着醉人的春色,增添了夜晚的浪漫情调。
“笙歌不放彩灯闲,更向花朝作元夕”,描述了宴会上音乐与歌声不断,彩灯闪烁,人们在花朝时节继续庆祝元夕,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接下来的几句“水晶帘底珊瑚枝,彩红乱掣金蛇飞。红渠缩水开瑶洞,宝鸭嘘云结绣帏”,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宴会上装饰的华丽与精致,水晶帘、珊瑚枝、彩红、金蛇、瑶洞、绣帏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宴饮空间。
“珠宫十六天魔女,手撚天花散香雨。玉钩笑里暗藏春,翠黛愁边偷换羽”,这一段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神秘与奢华,十六位天魔女手持天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她们的笑声中藏着春天的气息,而翠黛女子则在愁绪中悄悄变换羽毛,这些细节描绘了宴会中的神秘与美丽。
最后,“何人截竹吹凉州,玉兔飞入银河流。安得笺天乞长夜,夜夜花间作胜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渴望,想象有人在竹筒中吹奏凉州曲,玉兔飞入银河,希望能够得到上天的恩赐,让夜晚变得更长,让每一次的花间游赏都成为难忘的经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元代宴饮文化的奢华与浪漫,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