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野外忽惊秋,爱此新凉坐晚楼。
古树崖阴笼薄雾,轻舟江曲逐狂流。
大观今古悲三杰,长啸乾坤傲五侯。
吟罢自知心力壮,肯随摇落浪生愁。
雨馀野外忽惊秋,爱此新凉坐晚楼。
古树崖阴笼薄雾,轻舟江曲逐狂流。
大观今古悲三杰,长啸乾坤傲五侯。
吟罢自知心力壮,肯随摇落浪生愁。
这首《秋晚登楼》由明代诗人杨骥所作,描绘了秋日傍晚登楼远眺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雨馀野外忽惊秋,爱此新凉坐晚楼”,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情境。雨后初晴,秋意渐浓,诗人独自坐在傍晚的高楼之上,享受着这份清新之气,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古树崖阴笼薄雾,轻舟江曲逐狂流”,进一步展开画面。古木参天,山崖间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仿佛给这幅秋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江面上,轻舟随波逐流,或缓或急,与狂流交织出一幅动态的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大观今古悲三杰,长啸乾坤傲五侯”,转入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诗人以“三杰”(如古代的英雄人物)和“五侯”(比喻权贵)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通过“大观今古”的宏大视角,诗人既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多面,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哲学思考。
尾联“吟罢自知心力壮,肯随摇落浪生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态度。在吟诵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变迁所动摇,更不会因季节的更替而产生无谓的忧愁。这种坚定与乐观的精神,正是诗人高尚人格的体现。
整体而言,《秋晚登楼》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傍晚图景,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