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
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
愿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
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
愿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标题虽未给出,但从内容来看,它描绘了右府官员出行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和谐的气息。首句"右府登车竦听观",形象地展现了官员乘车出行时的肃穆与期待,犹如玉音般清亮,与皇家仪仗相得益彰。
"皎如玉韵叶和銮"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将官员的声音比喻为玉韵,与銮铃声相互呼应,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感。接下来的两句"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通过清风和暖意,暗示了出行带来的舒适与宽慰,即使易水这样的冷僻之地也感受到了和煦。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表达了诗人对官员身份的尊敬,金虎符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而竹皮冠则体现了官员的清廉与雅致。最后两句"愿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寄寓了诗人对官员的期许,希望他能如同古代贤相谢安那样,以德政造福天下百姓,带来甘霖般的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员出行的景象,寓含了对公正与德政的期盼,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
命驾不辞春径泥,少蓬高会帝城西。
物非我辈终无赖,书笑蒙庄只强齐。
天入湖光随广狭,山藏云气互高低。
谁怜极目茭刍里,隐隐苍龙卧古堤。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醒,收之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