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二》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岂悟瑶台雪,分彫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0)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名为《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二)》。在这短暂而优美的四句中,作者以沉痛的情感悼念逝者。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人相如和子敬的追思,他们曾经健康地活着,如今却突然辞世,给人留下深刻的哀伤。"谢病"和"忽云亡"都是委婉的表达方式,用以避免直白的死亡描述,同时也显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悲凉。

“岂悟瑶台雪,分彫玉树行。” 这里通过瑶台雪和玉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的高洁和珍贵。"瑶台雪"与"玉树"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暗示故人品德高尚,精神如同纯净无暇的雪,如同坚韧无比的玉树。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生前所留下的事迹和教诲进行缅怀。"清规"指的是清廉之风,"草议"可能是指古代官员讨论国事时草拟的文书,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故事在封章"则意味着逝者的功绩和事迹已经被记录下来,永远地保存在历史的篇章中。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未能实现的事业抱有一种遗憾。"山公"可能是对逝者的尊称,"本谓山公启"意味着原本期待他能够开创一番事业,而"而今殁始扬"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逝者突然离世的无奈与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词通过对故人的追忆,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不舍,以及对逝者生前美好品德的赞颂。诗人运用象征性语言,将个人的悲痛转化为超越个人、关乎历史记载的永恒价值。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久病作

一卧三钻火,扶携厌此身。

验来方渐少,点罢药堪贫。

万事须归病,千秋肯傍人。

傲春僵后木,愁影钓馀鳞。

绿醑判教负,黄花也自颦。

久甘吾道左,翻得物情真。

书癖仍玄晏,诗名岂照邻。

亦知多掩镜,揽罢易沾巾。

(0)

送尤祠部汝白兵备广东

卓荦怜吾子,交游见古风。

官仍时论外,名岂众人中。

国事谈兵异,风尘受寄同。

潮平天自迩,瘴合岭逾雄。

帆落羊城雁,旌回象郡虹。

铜标伏波塞,金屋尉佗宫。

自古危秦政,於今失汉功。

行霜山鬼避,泣露海人通。

尔去能迁木,予留竟转蓬。

虔刀赠秋水,挥手帝城东。

(0)

李荷明府悉以晋中新诗刻见赠

汝真秦相裔,题刻遍山崖。

处处五云色,时时千古怀。

银钩看转好,玉案报仍乖。

欲拟君家例,移来嵌小斋。

(0)

雪中病卧闻舍弟辈游小祗园有作

不作袁安卧,其如病所怜。

虚窗催曙急,独枕受寒偏。

见说瑶台侣,同游色界天。

何时振衰骨,骑鹤破苍烟。

(0)

徐徵君示灌园诸作率尔奉答

一叟汉阴兴,新诗大历才。

才宁随老尽,诗可傍穷来。

历落秋声树,青荧晓色苔。

衡门知久寂,肯为抱琴开。

(0)

寄顾圣少

乾坤亦有意,纵汝向中原。

只益新诗好,那扶游客尊。

拂衣缘躄者,垂涕过夷门。

数尽人间事,能如知己恩。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