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毛女图》
《毛女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六国倾城辇入秦,深花密柳锁青春。

神仙自有长生路,岂是阿房宫里人。

(0)
鉴赏

这首诗《毛女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首句“六国倾城辇入秦”,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国时期,六国的繁华与权力的集中,最终被秦国统一的历史场景。“辇”字形象地描绘了诸侯国君乘坐的豪华车驾,隐含着权力与奢华的象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暗示了强权对于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次句“深花密柳锁青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深花密柳”既指自然界的美景,也暗喻着权力中心的封闭与神秘。同时,“锁青春”一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被权力束缚、无法自由发展的感慨,寓意着在权力的压迫下,个人的青春活力被压抑和限制。

后两句“神仙自有长生路,岂是阿房宫里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神仙”与“阿房宫”进行对比,前者代表了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生命状态,后者则是权力与奢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与物质追求的反思,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岂是阿房宫里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权力的奴隶,暗示了存在一种超越权力束缚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对权力、生命、自由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渡船老翁

送人北去又南来,路口垂杨眼见栽。

自有此船摇此渡,几回到岸几回开。

(0)

采桑曲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

(0)

赠医者

采药入云林,卖药来城市。

肘后多蓄书,壶中可藏世。

三叶即玄功,一视惟博施。

今古孰与伦,良哉宋清氏。

(0)

陇州

度关情浩荡,关树似相迎。

花谢胡桃结,雏飞鹦鹉鸣。

汧声晴入郭,陇色晚侵城。

行役吾真勌,聊淹数日程。

(0)

看山

沿江多好山,孤绝势难扳。

鹰隼飞腾上,云霞出没间。

崖巅摩太古,石脚浸苍顽。

东下连沧海,如渠有几关。

(0)

官坊洞

古洞傍溪头,突兀真奇迹。

门前萝薛深,阴阴入路窄。

白昼飞晴云,滴沥泻山液。

空响撼轰雷,坐蹬润苍壁。

四壁烟云象,玲珑如刻画。

再从深处寻,晞微光照隙。

寒生流水声,听久清魂魄。

未审荒村中,灵秘自谁辟?

胜境不知名,沉晦良可惜。

吁嗟乎人生,遁迹亦同然!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