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曲》
《采桑曲》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古风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

(0)
鉴赏

这首《采桑曲》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描绘了一位采桑女子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困境。诗中以清晨采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清晨采桑露如雨”,开篇即以清新的画面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湿润而充满生机的早晨,女子在露珠如雨的清晨采摘桑叶,展现了一种勤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妾身本是良家女”,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她原本是良家之女,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这种身份的反差,为后续情节埋下了伏笔。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女子巧妙地利用了自己与使君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求帮助或理解。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女子的智慧与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性。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闲”,强调了女子对道德与节操的坚守,以及对一夫一妻制的尊重。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强调,也是对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一种反映。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如同秋胡一样,在生死之间徘徊,既渴望得到帮助,又担心陷入不正当的关系之中。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的忧虑和对现状的无奈。她愿意牺牲自己的青春,但害怕因为桑叶不足而导致蚕儿饥饿,进而影响到家庭生计。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直接揭示了女子面临的实际困难——桑叶的稀缺直接影响到了养蚕和织布的生产,进而导致了经济上的压力。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体现了女子在艰难生活中的忙碌与辛劳。她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于采桑和养蚕,时间紧迫,不容喘息。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最后两句以女子的装扮和环境的描写收尾,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即使她努力打扮,但镜台上的蛛丝网罗却象征着她周围环境的破败与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道德、生活与情感的多重挑战,以及她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鬲溪梅令·其四

一声肠断内家车。意何如。只恐蓬山春远、阻双鱼。

殢魂经岁苏。梦回清恨转徐徐。费踌躇。

记得东华尘影、未模胡。试灯风信初。

(0)

小重山令·其三

一镜春漪映秀眉。风光争得似、语儿溪。

绿迷红醉乱莺啼。横塘外、溪鸱向人飞。

临水暗低垂。绕堤芳草碧、恋春晖。

王孙怨断不成归。魂销也、飞梦落天涯。

(0)

眼儿媚·其二

春风曾不管盈盈。江上客愁生。

天寒袖薄,夜长霜重,立尽兰更。

翠禽枝底销魂语,幽梦碎春声。

梅边笛送,佩环归也,消息层城。

(0)

眼儿媚·其一

琴边风雨笛边晴。花雾隔春星。

伊人宛在,珠抛瑟瑟,玉泣亭亭。

烟波眉黛同销黯,心绪乱风灯。

凄然拥髻,梦辞秋辇,泪洒红萍。

(0)

望南云慢.踏青清凉山,小憩扫叶搂。用沈公述韵

白袷寻春,凭扫叶高楼,云影天光。

山围故国,叹石头浪打,洗今古年芳。

挑菜谁家女,趁步屟、花明草香。

小桃夭杏,露眼如啼,粉晕潮妆。惊伤。

化鹤重来,时移代易,婆娑旧柳成行。

坡前驻马,换千古江山,两字清凉。

休觅残僧语,写梦华、相看断肠。

半千馀韵,画壁裁诗,也耐思量。

(0)

调笑转踏·其一姑苏台

游鹿。苏台曲。歌舞才停荒草鞠。吴波渺渺吴山簇。

三策当年谁属。怒潮犹射胥门目。一舸鸱夷空逐。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