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峰书院次韵》
《文峰书院次韵》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太平端合老人龙,卧隐城南江上峰。

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

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fēngshūyuànyùn
míng / línjùn

tàipíngduānlǎorénlóngyǐnchéngnánjiāngshàngfēng

cǎoxuángāozhǒnggāoyīnguǐguànshāosōng

huājiānzhūéryuèchuīxiāoèrcóng

zhùshūqiūgèngwǎnyānshùyángzhò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文峰书院次韵》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文峰书院的隐居生活。首句“太平端合老人龙”形象地刻画出这位老人如同祥瑞的长者,身处太平盛世。他隐居于城南江边的高峰之上,环境清幽。

“卧隐城南江上峰”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场景,暗示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接下来的两句“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通过写老人研读经典,夜以继日地抄写,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敬仰,仿佛他的勤奋能触动天地之灵。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描绘了老人在花丛中吟诗作对,孩子们围聚学习,而月光下,还有友人相伴吹箫,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最后,“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则描绘了老人沉浸在书海中,直至秋夜深沉,窗外溪边的树木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更加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老者的学术追求和隐逸生活,展现了文峰书院的书香氛围和恬静的自然景色,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阶下草

宁为阶下草,莫作树头花。

腐草不飘零,花飞离故家。

(0)

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其四

俎豆今来意,诸君兴慕思。

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

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

苍茫千载事,流涕向崇祠。

(0)

题竹庵画·其二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

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0)

蝶恋花.云阁别一年无信息因为忆昔词三首以寄相思仍用前韵

忆昔年时人海里。十丈游尘,别有清凉地。

尔汝相呼同卧起。选花移竹分红翠。

谁解于今离别意。袖手关河,太息无穷事。

但恨人生休识字。吾侪只合沟渠死。

(0)

有赠·其四

闲写红笺问讯渠,已凉天气病何如。

殷勤作答亲缄押,小字分明纸尾书。

(0)

亡妇榇归自闽生去死还惨裂心肺幽灵有觉亮亦同之爰述长途之踽凉弥感重泉之暌阻作魂归来歌觞而告之歌曰·其六

魂归来兮望清阈,碧山之南兮横塘之北。

枫林月落兮松径黑,瞻门庭兮载登陟。

曩去故里兮泪沾臆,亲囊揽祛兮语唧唧。

我今归兮胡不我即,若有睹兮走而匿。

呜呼六歌兮歌且忆,恍惚空阶兮长太息。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