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灯》
《寒灯》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老稚都眠我独醒,寒灯半点伴三更。

双花忽作蜻蜓眼,孤焰仍悬玉胆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dēng
sòng / yángwàn

lǎozhìdōumiánxǐnghándēngbàndiǎnbànsāngèng

shuānghuāzuòqīngtíngyǎnyànréngxuándǎnpíng

注释
老稚:指老人和小孩。
眠:入睡。
独醒:独自清醒。
寒灯:寒冷的灯火。
三更:深夜。
双花:两朵花。
忽:突然。
蜻蜓眼:形容花像蜻蜓的眼睛一样明亮。
孤焰:孤独的火焰。
玉胆瓶:古代的一种精致玻璃器皿,常用来插花或燃灯。
翻译
老幼都已入睡只有我清醒,寒夜中只有一盏灯火陪我到深夜。
两朵花突然像蜻蜓的眼睛般闪烁,孤独的火焰仍在玉胆瓶中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人静心不静的独特氛围。开篇"老稚都眠我独醒",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醒与周遭熟睡之人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在安静夜晚中的孤独感受和深沉思绪。

"寒灯半点伴三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寒灯"不仅指代夜晚的寂寞,还暗示了一种冷清与孤独,"半点"则是时间上的细腻描写,诗人正是在这深夜的静谧中伴随着微弱的灯光,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三更"指夜晚最深之时,即午夜过后不久,更强化了夜的深沉与孤独。

接下来的"双花忽作蜻蜓眼"则是一种生动的景象描写。"双花"可能是灯火在水面上的倒影,或者是诗人所见之物。在这寂静的夜晚,这些小花瓣被比喻为"蜻蜓眼",既形象地表达了其细小和生动,也反映出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敏锐观察。

最后的"孤焰仍悬玉胆瓶"继续使用灯火作为描写对象。"孤焰"指的是那唯一的、微弱的光芒,"玉胆瓶"则是一种精致的器物形象,用以比喻那孤独的灯火。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夜晚中灯火的孤单,而且也强调了它如同宝贵之物一般被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深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寒暑吟

赦寒乃望春,赦暑乃望秋。

望望复望望,寒暑无停辀。

磨空两灵魄,日夜东西流。

血肉具此体,老我谁为谋。

泛然寓大块,万物同一丘。

壮兮耄所伏,盛者衰之由。

暑退秋红滋,寒往春绿稠。

奈何秋与春,不赦肠中愁。

(0)

舟中夜雪

落帆侵夜色,客思正悽悽。

风撼潇湘覆,云连宇宙低。

洒篷吹乍急,攲枕听还迷。

懒惰无清兴,谁人访剡溪。

(0)

登封泰山

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

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0)

渔村晚照

自得江湖趣,生涯乐在渔。

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

近水高低岸,诛茅八九庐。

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

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

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

(0)

和后村漫兴一首

儒冠能误甫,休忆早充宾。

既得林间趣,甘为局外人。

法书喜皇象,古画爱公麟。

屡典衣偿直,因痴不恨贫。

(0)

劭农

此礼今于古庶几,厖眉共席意依依。

儿携竹笠翁藜杖,主带朝冠客布衣。

饮不尽觞瓢挈去,食犹馀胾叶包归。

已分镂本随人看,闻说今年僻字稀。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