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发三枝结一实,仙子献时云阙开。
灶突腊寒烟忽断,檐梯夜静月频来。
征途海岱皆戎马,故国池台尽劫灰。
松叶满山风自扫,天高未见鹤飞来。
桃发三枝结一实,仙子献时云阙开。
灶突腊寒烟忽断,檐梯夜静月频来。
征途海岱皆戎马,故国池台尽劫灰。
松叶满山风自扫,天高未见鹤飞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桃发三枝结一实”以桃树开花结实象征着丰收和吉祥,暗示了诗人对和平与富饶的向往。次句“仙子献时云阙开”则借仙境之景,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期待,云阙(宫殿)的开启象征着盛世的到来。
第三句“灶突腊寒烟忽断”,通过冬日炊烟的中断,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生活变迁,烟火不再,家国动荡。第四句“檐梯夜静月频来”则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只有月光频繁照临,更显孤独与凄凉。
第五、六句“征途海岱皆戎马,故国池台尽劫灰”直接点明了现实的残酷,整个地区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昔日的繁华池台只剩下废墟。最后一句“松叶满山风自扫,天高未见鹤飞来”,以松叶自扫和鹤不至,寓言世事沧桑,人事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安宁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又有对战乱的痛心,展现了作者陶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和平盛世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