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号联珠,词名漱玉,红房对擘吟笺。
低鬒吹笙,分明并蒂双莲。
花间打叠相思谱,怕双声、绛树偷传。
是灵均、一脉湘愁,付与婵娟。
彩鸾已伴文箫住,剩小乔未嫁,幽独谁怜。
夫婿相如,琴心消渴年年。
销魂弟一霓裳序,检题名、彼此嫣然。
胜当时、刘阮匆匆,赘与神仙。
集号联珠,词名漱玉,红房对擘吟笺。
低鬒吹笙,分明并蒂双莲。
花间打叠相思谱,怕双声、绛树偷传。
是灵均、一脉湘愁,付与婵娟。
彩鸾已伴文箫住,剩小乔未嫁,幽独谁怜。
夫婿相如,琴心消渴年年。
销魂弟一霓裳序,检题名、彼此嫣然。
胜当时、刘阮匆匆,赘与神仙。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属于词牌中的“高阳台”。词中以“漱玉”为集号,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独自品读诗词、寄托相思的画面。"红房对擘吟笺"描绘了女子在红色闺房中研磨墨宝,书写情愫,"低鬒吹笙"则通过吹笙的动作暗示内心的柔情。
"花间打叠相思谱"进一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细腻情感,担心自己的心事被双声的歌曲泄露,这里借用了"绛树"的典故,暗指女子对爱情的隐秘期待。接着,词人将女子的情感比作屈原的湘愁,寄予了她深深的哀愁和期盼。
下片转而写女子的孤独,尽管有才情如彩鸾的伴侣,但她的小乔身份仍未出嫁,无人理解她的幽独。"夫婿相如"暗示了她的理想伴侣,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承受相思之苦。"霓裳序"象征着她的才情,"彼此嫣然"则表达了她与心上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最后,词人以刘阮入天台的典故作结,寓意女子的爱情如同神仙眷侣般遥不可及,更显其无奈与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