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山三首·其二》
《入山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路出西林兴倍长,轻衫短盖入秋阳。

层崖蔽日多清影,深谷迷人有异香。

访古不辞穿绝磴,参禅直为遍诸方。

此身似是辽东鹤,偶逐飞云到故乡。

(0)
翻译
沿着西边的树林前行,心情格外舒畅,轻便的衣衫和短小的伞盖在秋阳下漫步。
层层峭壁遮挡阳光,投下许多清凉的影子,深深的山谷隐藏着奇异的香气。
探访古迹不怕山路崎岖,一心参禅只为遍历各方。
我这身躯仿佛辽东的仙鹤,偶然间随着飘动的白云回到故乡。
注释
路:道路。
出:走出。
西林:西边的树林。
兴:兴致。
倍长:加倍增长。
轻衫:轻便的衣服。
短盖:短小的伞盖。
秋阳:秋天的阳光。
层崖:层层峭壁。
蔽日:遮挡阳光。
清影:清凉的影子。
深谷:深深的山谷。
异香:奇异的香气。
访古:探访古迹。
不辞:不怕。
穿绝磴:穿行在险峻的山路上。
参禅:参悟禅理。
遍诸方:遍历各处。
此身:我这身躯。
似是:仿佛是。
辽东鹤:辽东的仙鹤。
偶逐:偶然跟随。
飞云:飘动的白云。
故乡: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以轻松的心态,穿越西林的长路,感受着秋阳的温暖。层层叠嶂的山峰遮挡了日光,只留下清澈的影子;深邃的谷地中弥漫着异样的香气。

诗人表达了对古迹的探寻之心,即便是穿越险峻的绝磴,也不辞劳苦。同时,他也是一位参禅者,遍访各处以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一切都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最后一句“此身似是辽东鹤,偶逐飞云到故乡”则更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那高飞的辽东鹤,与飞云相随,回到自己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也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心灵寄托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个性和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舟往尧峰遇雨

横塘渡口北风起,横山濛濛水云里。

老夫鼓柁西南游,急雨随风打船尾。

舂锄插喙栖沙汀,蜻蛉接翅飞从横。

风头泼墨雨脚白,阿香隐隐将车行。

柁楼浊浪大如许,停船暂缆前村树。

独有渔师不畏风,张帆曳网湖中去。

(0)

禹庙

夏王四载告成功,别禅苗山起閟宫。

玉帛千秋新祼荐,衣冠万国旧来同。

金书瘗井封泥紫,窆石悬花映篆红。

一自百川归海后,长留风雨在江东。

(0)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

韦郎旧隶羽林籍,曾向营门教吹笛。

不听吴中《白雪》音,定呼邺下黄须客。

平原相见转相亲,置酒夸君座上宾。

下若尊罍朝未罄,东山丝竹夜还陈。

闲来坐我花间奏,玉洞飞泉响岩溜。

古调多传关马词,新声似出康王授。

问我东行到海壖,日斜江上惨离筵。

还将北雁南飞曲,催送钱塘楚客船。

船人擂鼓津头泊,红叶千山富春郭。

忽作边秋出塞声,江枫岸柳纷纷落。

哀弦促管不堪听,宾御闻之亦涕零。

挂席远移严子濑,看山直上谢公亭。

闻君欲问云中戍,雪消饮马长城去。

广武营中折柳时,黄瓜阜上题书处。

司农旧是出群才,此日征西幕府开。

试向尊前歌一曲,梅花飞遍李陵台。

(0)

聊城

闻说聊城箭,曾传燕将书。

孤危忠乃见,反覆志安居。

但计奇功就,终成霸业馀。

未因蹈东海,国士岂关渠。

(0)

过武胜关

驱马雄关上,中原独俯临。

灵山龙窟远,淮水朗陵深。

一道开南北,千寻峙古今。

从来形胜地,空复系人心。

(0)

拟古诗.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裹粮戴吾笠。

修途日以荒,所在生荆棘。

犹豫立道傍,徘徊以叹息。

所苦非别离,浩荡无所适。

深谷暮烟平,长河明月飞。

孤云藐旷覼,转蓬何时归。

忠信不可托,廉介多见欺。

惆怅返故乡,且复掩柴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