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一》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

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

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

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

(0)
注释
欲宦:想做官。
乏:缺少。
王事:朝廷事务。
结主:结交君主。
远恩私:远离皇恩,私下交往。
为身:为了自己。
不为名:不是为了名声。
散书:散落的书籍。
徒:只是。
满帷:堆满帷幔。
连冰:冰层相连。
上冬月:寒冬腊月。
披雪:踏雪。
拾园葵:采摘园中的葵菜。
圣灵:皇帝的圣明。
烛区外:照亮四方。
小臣:小官员,指自己。
良见遗:似乎被遗忘。
翻译
想做官却缺少朝廷事务,只能远离皇恩私下结交君主。
做事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非追求名声,散落的书籍随意堆满了帷幔。
寒冬腊月里冰层相连,踏雪摘取园中的葵菜。
皇帝的圣明像烛光照亮四方,但小小臣子我似乎被遗忘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渴望脱离官场纷争,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开篇“欲宦乏王事”表明诗人对仕途已感到厌倦,而“结主远恩私”则是希望能够保有君主赐予的恩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还渴望官位。

接着,“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追求个人宁静生活而非功名利禄的心态。诗人更愿意将时间花在阅读和学习上,即使书籍充斥,也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则描绘了一幅冬日隐居生活的画面。诗人不惧严寒,在连天的冰冷中依旧享受着阅读和园中活动的乐趣。这里,“连冰上冬月”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披雪拾园葵”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出诗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心态。

最后,“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清醒判断力。即便在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中,诗人也能保持着对世事的洞察和理智,这种能力如同“圣灵”般超脱凡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个人宁静追求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生活中所保持的清醒和理性。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和别王凤洲先生

十载江湖望帝乡,讵期清署趣为郎。

宦情自付沧洲远,行色谁分白雪光。

海内文章唯左马,山中巾屦几裘羊。

近闻天上夔龙会,早晚需君缀雁行。

(0)

苦寒行

黯黯寒云黑,云寒不见月。

天际多悲风,吹落云中雪。

雪花入户来,寒威夜转烈。

牢落客襟单,展转愁怀结。

愁多苦夜长,耿耿待明发。

旭日出东隅,开门扫积雪。

素影流清辉,差可自怡悦。

(0)

游海珠寺

玲珑光四壁,宝刹兀中流。

佛灯明岭树,渔笛起沙鸥。

山耸连云出,江空带月浮。

登临追胜赏,疑是武陵游。

(0)

送葛从化之衡府

送客王门去,离心奈尔何。

长沙天地阔,前席鬼神多。

草木新兵色,江山旧战窝。

畏途固如此,行矣慎风波。

(0)

次郑司训写怀韵

幽怀种种向谁论,发作狂歌白日昏。

莫上庾公楼上望,天涯烟树易消魂。

(0)

冬日访唐寅仲青门隐居

薜萝为径竹为门,蓊郁纡回自一村。

帘幕遥开千里色,烟霞晴绕万山攒。

松涛风扫惊逾响,鸟雀寒深寂不喧。

幽意独超尘世外,相看宾主共忘言。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