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非狂澜,汨罗黯渺漫。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
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
三闾知得友,千载二难看。
何处非狂澜,汨罗黯渺漫。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
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
三闾知得友,千载二难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的《闻寇犯长沙蔡司理骂贼而殒》。诗中通过“何处非狂澜”开篇,描绘了局势动荡不安的景象,暗喻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乱。接着,“汨罗黯渺漫”引用汨罗江的典故,象征着国家的沉沦与悲哀。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两句,赞美了蔡司理(即蔡司理)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如同赤诚之心直冲云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暗示了蔡司理在面对敌人时的英勇牺牲以及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
最后,“三闾知得友,千载二难看”以屈原(三闾大夫)为典故,表达了对蔡司理忠诚爱国精神的赞扬,并预示着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英雄的颂扬,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半雨阴阴复半晴,芳郊紫径厌尘轻。
飞花逐旋将春去,续绠寻思系日倾。
梦苦流莺呼得觉,愁嫌啼鴂唤教生。
频搔短发临寒水,添了星星几点明。
大溪小溪沙水明,浊可濯足清濯缨。
渊渊寸田湛古井,澄浊与之俱忘形。
绿野菜花三四亩,不图娱客犹供口。
旧种庭前三树槐,更有门前五株柳。
时拊碧云歌碧云,婆娑鹄羽青纶巾。
不妨别调吟梁甫,收拾乾坤浩荡春。
悠哉招隐琅琅然,画然勇变易水寒。
槁梧语急声欲乾,哀丝欲绝回风酸。
激昂馀地涵清圜,弗落断崖清夜湍。
想当悲歌蓄真怒,发立如棘冲其冠。
慨慷一死不复惜,从容按辔无求还。
投机之间不容发,一失万古成永叹。
尘侵匕首壮士死,谁写遗恨归清弹。
谓言此曲无再弹,浑刚不敌智士肝。
脑脂盖眼日高卧,幽愤欲平良独难。
油然易感不易触,徒使壮泪双汍澜。
琴工推琴向我言,我指何自生忧端。
物能移人不移物,安得心广仍体胖。
欲令心广仍体胖,不妨试作如此观。
坤壤大如许,或谓藏于斯。
此理颇未安,如之何勿思。
乡来云梦吞八九,眇而视之竟何有。
是中馀地渺无边,尽吸西江斟北斗。
区区载笑触与蛮,流血如海骸如山。
蟭螟之国蚊睫间,开边拓土久不还。
隐沦萧洒尘嚣外,六合尘嚣在其内。
俗子先标出大门,我欲乘风跨鹏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