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云中客,更登塞上台。
风尘回老眼,节序托深杯。
碧海雁行断,阴山雨气来。
故园今日菊,惆怅向谁开。
已作云中客,更登塞上台。
风尘回老眼,节序托深杯。
碧海雁行断,阴山雨气来。
故园今日菊,惆怅向谁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九日登高》。诗中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首联“已作云中客,更登塞上台”,诗人以“云中客”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接着“更登塞上台”则点明了具体的登高地点,暗示了诗人身处边塞的环境。
颔联“风尘回老眼,节序托深杯”,“风尘”一词既指自然界的风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沧桑,“老眼”则体现了诗人年岁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节序”指的是季节的变化,诗人借饮酒寄托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释怀。
颈联“碧海雁行断,阴山雨气来”,“碧海”与“阴山”分别代表广阔的海洋和连绵的山脉,诗人通过这两处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雁行断”暗示了诗人与故乡的联系被割断,而“雨气来”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秋雨,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尾联“故园今日菊,惆怅向谁开”,诗人将目光转向故乡,想象着在遥远的故园,菊花正盛开,但此时却无人欣赏,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哀愁。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